遊說劉備,想看看能不能撈點好處。問題是曹操不好忽悠,劉備也不是糊塗蛋,豈會這麼容易就把土地割讓給他,這當真是讓諸葛瑾鬱悶難當。
聽諸葛瑾這麼一說,馬謖也是繼續勸慰道:“此間之事,我等已然盡知。子瑜兄放心,吳侯也只是一時糊塗而已,只要我家主公修書一封,向他說明這其中的利害關係,吳侯也就好安撫了那些見識短淺之輩了。日後這孫劉聯盟,還需要子瑜兄和子敬這些有遠見卓識的仁人志士,多多出力維護啊!”
事到如今,諸葛瑾人生地不熟的,一個人在這個益州還能說什麼呢,也只好點頭答應了,當下和馬謖一起去見劉備。劉備也爽快,當這諸葛瑾的面,親自寫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詳細剖析了曹操的險惡用心,讓諸葛瑾帶回去給孫權。除此之外劉備也不小氣,什麼益州的蜀錦之類的土特產,足足打包了好幾箱子,讓諸葛瑾帶回去。又好吃好喝的招待了諸葛瑾一頓,這便打發他走人回去見孫權去。
打發走了諸葛瑾,馬謖卻是知道,這件事只怕沒有這麼容易收場。一旦要和東吳刀兵相見,自己還需要多增加一些實力。因此在送走諸葛瑾的當天下午,馬謖就拿著自己剛剛擬好的一些條例去見劉備,準備和他商議一些事情。劉備雖然頗覺意外,但是還是在自己的府中第一時間接見了他。
“如今主公坐鎮兩州之地,實力之強遠非昔日可比。以荊益二州為根基,若能招募流民,善加開墾,物谷殖農,振興商旅,不消數年則可獲錢糧無計,此二州當可成為主公興復社稷之基!”看著眼前的劉備,馬謖侃侃而談道,但是隨即話鋒一轉又是道:“但以目前來看,這兩州的興盛與否,主要是受制於一件事!”
“哦,幼常請試言之!”劉備饒有興趣地問道。
“人!”馬謖言簡意賅地只說了一個字。
第三十七章 南中開發的序幕
馬謖這番話,基本上是他在借鑑了歷史之後,所提出的一個策略。歷史上諸葛亮之所以一次次抓孟獲然後在放他,不是他自己閒的蛋疼,而是為了讓南中各部徹底心悅誠服不再反叛,以保證自己北伐的時候,後方不會出現什麼茬子。
但是在馬謖看來,光是這樣做,最多也就保得幾十年平安。而且等到新的領導人繼位,很可能又來惹麻煩。歷史上後來南蠻到了唐朝時期,甚至獨立成南詔國,以盛唐之力,數次南征都難以將其平定,不得不說是流毒無窮。從這個角度來說,蜀漢對於南蠻可以說是懷柔有餘,而鐵血不足。。
如果說蜀漢是過於懷柔了,那麼孫權在征討山越的過程中,手段不可謂不鐵血,但是最後付出的代價就是耗費了很大力氣,花費了幾十年的功夫,才徹底搞定山越,而且幾乎可以說是竭澤而漁,讓山越的原住民居住地全部被破壞掉了。
有鑑於此,馬謖決定兩者取其綜合,這才提出這樣一個方案。想要保證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儘量地縮短操作時間。事實上,促成他提出限制這個方案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這次在收編川軍的時候,馬謖發現劉璋這些川軍的戰鬥力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主要原因自然就是川人矮小,因此很多人就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在怎麼操練都是白搭。別說自己了,你就算是把吳起、孫武從墳墓裡挖出來,只怕也沒辦法把這些兵操練成型。因此重新整頓軍備,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當下馬謖把自己的意思全部表明了,沒想到劉備他們也是一早就對這個問題感到很是痛心,很是想辦法改變這個局面,因此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當下劉備就下定決心,把川軍中那些羸弱之人徹底地淘汰掉,去南中地區重新招募一些新兵。相比之下,還收編了差不多三萬漢中軍,由於其中漢中的環境和西川大不相同,漢中軍的戰鬥力尚可,卻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當下透過一系列的選拔、以及考核,原本收編的差不多9萬多川軍,被剔除掉的羸弱之兵,居然達到了驚人的將近3萬人之多。考慮到現在西川還不是很繁榮,因此這些被裁員計程車卒,基本上都被安排去了成都左近的一些地方,拖家帶口的進行農耕生活,重複了一遍當年在荊南的故事。
進行裁軍的同時,劉備還派人先去南中招募一些新兵,沒想到情況卻是出人意料的順利,南中的人民對當兵的踴躍程度極高。這些窮山惡水出來的刁民,端的是好勇鬥狠,身體素質比之從事農耕的百姓要強悍得多,戰鬥力更是不俗。如此一來,只要等他們操練成型,應該軍隊的戰鬥力可以有很大的提升。最後在諸葛亮等人的一力主持下,劉備著實花了一筆本錢,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