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為犍為太守,費觀為漢嘉太守。此外如梓潼、汶山等緊要地段,都是由劉備心腹把守。
而如馬謖等劉備嫡系文臣,自然也是各有優待。孫乾為秉忠將軍,簡雍為昭德將軍,糜竺為安漢將軍,馬謖為軍師中郎將,遙領永昌太守,董和為掌軍中郎將,此數人共掌左將軍府事。另外還有蔣琬、張嶷為門下書佐,楊儀為兵曹掾,劉巴為東曹掾,楊洪為西曹掾。
就連留在荊州的關羽等人,劉備也沒有忘記他們。雖然他們最近沒有立下什麼功勞不好封賞,但是現在劉備發達了,給點好處還是可以的。當下以關羽為襄陽太守,總督荊州軍務,另外賞賜金五百斤,銀一千斤,蜀錦一千匹,五銖錢五千萬。趙雲為翊軍將軍,桂陽太守;徐庶為討逆將軍,右軍師,兼領江夏太守。
至於荊州其餘各郡太守如廖立等人,每人都賞金三百斤,銀五百斤,蜀錦五百匹,只把關羽和趙雲等人搞得大呼意外,連連感嘆自己這個主公真的是今非昔比,比從前真的是要闊多了。
事實上,大呼意外的不止是關羽他們,就連劉備自己,在看到這份封賞名單之後也是大感意外,不經意之間,他麾下居然有了這麼多的文臣武將。想想兩年前在赤壁,左右也就那幾個人能夠一起商量個事兒,現在卻有了這麼多的謀臣武將,光軍師就有了四個,這也讓劉備極其意外。這個豪華的陣容,也是保證了劉備有足夠的力量去和曹操抗衡。
老闆很意外,員工也很意外,自己企業的規模不知不覺之間就這麼大了,一切的一切都似乎預示著,建安15年將是劉備集團上下皆大歡喜的一年。到了這一年的臘月裡,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法正進言,為了能夠更好地安撫西川計程車族百姓、穩定西川的局面,請劉備將治所遷移至成都。劉備不置可否,下令召集所有人商議此事,一時間又是掀起了一輪的口水戰。
第三十章 治所之爭
“成都沃野千里,物產豐美,若能悉心整治,假以時日必可為大業之基。且而今西川初定,各郡民心尚不穩固,若能遷治所於成都,以主公聞名於海內之威望,對安定民心必可大有裨益!”指著牆上的地圖,法正繼續侃侃而談道:“至於江陵,雖然亦是富庶大邑,但是其為水陸樞紐要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公若是繼續以江陵為治所,則東有孫權,北有曹操,可謂是兩面受敵。如此一來,江陵之勢殊為難料,於主公的安危也極為不利!而成都,既有西川的崇山峻嶺可以為屏,更有同為曹操仇敵的西涼馬超護衛我方側翼,縱然曹操以北地百萬之師前來寇犯,亦只能徒呼奈何。據此種種,正以為若能遷州治於成都,於主公爭霸大業而言,實乃是上上之策!”
法正是劉備入川的頭號功臣,最近和劉備商談天下大勢,也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在他手下混得也是如魚得水。對於他的意見,劉備一向還是很看重的。現在看他說的這麼頭頭是道,劉備也是頗有些意動,轉頭看了看眾人,卻是向文官行列中的黃權問道:“公衡,你世居巴蜀之地,對成都的風土人情,想來也是頗為熟悉。依你之見,我若是遷治所於成都是否適宜?”
“法孝直所言甚是!”黃權略一沉吟,出列回道。但很明顯,這樣的回答裡面,敷衍的成分還是很大的。自奪取成都後,黃權、劉巴等一應劉璋死忠舊臣有感劉備數次登門相邀,又看他確實沒有虧待劉璋,一個個陸續復出理事。不過有時候,情感上難免有些疙瘩。劉備也知道這種事也是急不得,因此對於黃權的話也只是不以為意地笑笑,卻沒有說出太多的什麼。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旁的軍師將軍諸葛亮,卻是站出來提出了與發展相反的意見:“遷州治並無不可,但將州治定於成都,恐非上上之選!”
雖然已經是臘月天了,諸葛亮還是習慣性地搖著他那把鵝毛扇子:“先賢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秦諸侯爭雄之時,秦獨居關西之地,東有六國合縱為敵,西有戎狄為患,卻能歷久不衰,掃平六國何也?皆因其處憂患之中,秦君雄心不墮,秦民民風彪悍,關東諸國概莫能敵。然則秦掃滅六國、天下一統之後,卻歷經二世而亡,何也?耽於逸樂!誠如法孝直所言,成都既有西川崇山峻嶺為屏,更有西涼馬超護衛我方側翼,縱然曹操以北地百萬之師前來寇犯,亦只能徒呼奈何。然則正因為成都有崇山峻嶺為屏,因而易使人生安枕無憂之心,而墮失進取之志,如劉璋之輩。進取雄心若失,圖謀天下社稷又何從談起?”
“再者,主公若是以成都為治所,和荊州相隔何止千里?一旦荊州有事,只怕難以呼應!”龐統也加了一句。臥龍鳳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