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看右看又沒有發現,整個人站在大殿之中都有些發窘了。
好在劉備並沒有讓他發窘,倒是笑問道:“賢侄在荊州聽用一樣是歷練,為何特意千里迢迢趕來關中,參與這南中之戰呢?”
“回陛下、大王。微臣出身將門,自幼得父親教誨,習得文武藝,自當在沙場上一刀一槍建功立業。如今荊州百業興旺,民生安定並無戰事,因此家父這才派微臣前來,為的就是真正征戰沙場,所以懇請陛下和大王恩准!”聽了劉備的話之後,關興卻是不慌不忙地答道。不說別的,光是這舉止就很從容得體了,想來平時關羽的家教還是很嚴的。馬謖想起歷史上曾經記載,諸葛亮對少年時代的關興就評價頗高,看來這小子肚子裡還是有點貨的。
劉備也頗有同感,當下點頭道:“也罷,難得你們年紀輕輕,就有心為國出力,孤這便準了你隨軍出征。但是你要記住,軍中不比家中,軍令如山,凡事需得服從軍令統一指揮,若是有所疏漏,休說軍中大將饒不了你們,就算是你們回來了,孤和你們的父親也饒不了你們,知道嗎!”說到最後,已經是聲色俱厲了。
“多謝陛下,大王成全!”關興恭聲遜謝道。有了他二人做榜樣,其他的人自然不會坐視不理。臨出征之前,陸陸續續又有人去找劉備,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隨軍出征。劉備經過鑑別之後,還是選中了一些。其中除了關興張苞之外,還有趙雲的大兒子趙廣,黃權的兒子黃崇,樂進的兒子樂琳等人。
這些將二代一般都是家教甚嚴,倒不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但是馬謖和魏延商量了之後,都覺得這些人雖然經過教育,多少都有些本事,但是畢竟經驗太缺乏了。沙場征戰不同兒戲,一將無能害死三軍的情況太多了。保險起見。最好還是不要立即大用他們。還是帶一些征戰沙場的老手為妙,魏延深以為然。
經過馬謖的慎重考慮,還是把現任虎賁中郎將的鄧艾給找了過來,隨軍一同出征。除此之外,還有蜀中武將馬忠,東吳降將丁奉。這些人都是歷史上三國後期各國的頂樑柱,現在雖然還沒有功成名就,但也已經經歷過沙場征戰了,算得上是老鳥了。拿他們去和五子良將這樣的對手硬拼,自然是以卵擊石。但是如果只是對付區區佔族人的叛亂。那他們是絕對夠用了。
此時的馬謖還沒意識到,這些年輕人們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事實上,他自己此刻也才不到三十歲,就算在這個時代也是年輕人。只不過他成名太早,戰場上生生死死已經是十多年了。而且他也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年齡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段子上,正好卡在劉備和劉禪之間。一旦兩任領導對他不是太放心,那麼很有可能就此會被清洗。直到數十年後,馬謖回憶起往事,還是不得不感慨著人生有時候,真的是步步殺機,卻又是步步坦途。
一切搞定之後,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九月份。以馬謖為主將,魏延為副將,大軍正式南下平叛。行至荊州地界的時候,抽調當地的兩萬人馬。算上交州的呂岱所部的兵馬,漢軍在交州的人馬總數,能夠達到差不多四萬。而根據情報,阮富貴聚眾叛亂,兵力大約也就是有個三四萬的樣子,而且這其中肯定是以烏合之眾居多。以四萬精銳之師剿滅這些叛軍,實在是綽綽有餘了。
事實上。這一次平叛的人馬,主要是荊南和南中的兵馬,而並未出動太多的中央軍。之所以這麼安排,一來是因為敵軍實在是有些上不得檯面,二來則是因為交州地處南疆窮鄉僻壤。北方人前去容易水土不服,因此最好還是讓南方人出征。所幸的是此刻已經是深秋時節。出征交州的話可以避開交州最為可怕的瘴氣。
而在大軍前行的路上,根據呂岱派遣的細作送來的訊息,再綜合先前李嚴他們介紹的情況,馬謖也算是對眼下交州的叛亂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瞭解。交州的叛亂的主力,自然是那些佔族人了。在李嚴時代,這些佔族人是一盤散沙,被李嚴有意無意的推動下,雖然和漢人之間偶有摩擦,但是一直未能形成氣候。
而在呂岱接任交州刺史之後,一開始還是效仿李嚴的方法,對這些佔族人進行分化打擊的。但是在去年,事情有了變化。佔族人中阮氏一族的族長阮富貴恩威並施,透過一系列的手段整合了大部分的佔族人,改變了先前完全一盤散沙的格局。這一來的話,呂岱的分化之策就不是那麼容易行使的了。
不只如此,整合了佔族大部之後,阮富貴的雄心,或者說野心也是日漸高漲了。原先他只是想當佔族之首,但是現在卻想更進一步,佔據交州這一方,完全恢復古南越國的版圖和統治。想而他也清楚要這麼做的話,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