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3 / 4)

小說:食王傳 作者:津鴻一瞥

太極宮陰冷潮溼的影響,身體不大好,魏老頭自然就得改換心思了

皇帝是好皇帝,這個毋庸置疑,但太子卻不是個好太子,這點也是明擺著的,而皇帝還沒廢太子,幾個有力的競爭對手裡,有的要麼身份不夠硬,有的是身份夠硬了,但為人卻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因此在魏老頭看來,皇帝可千萬別跟太上皇一樣早早就駕鶴西歸才好,不然這搞個不好會讓才剛剛復甦的天下又要陷入一團混亂之中,就算是要有人來接,那至少也得等基礎打牢了才行,等基礎打牢了,就算皇帝無能些,那景況再糟糕也不至於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未完待續)

p

【註冊會員可獲私人書架,看書方便】

食王傳的第六九四章魏相公臉紅了

第六九五章 捐款忙

“原來二郎你是早就猜到了魏相公聽說太極宮陰冷潮溼是造成宮中諸多人身體都不大好,染的大多都是和溼寒有關的病後,肯定會支援建永安宮的了,某就奇怪了,二郎你似乎對各相公的心思都能把握的很準麼,阿爹就這麼評價過你,說是若這個世上真有神仙,還就只得你二郎是首當其衝的”長孫衝並沒發覺自己打賭輸了的原因是李恪作弊而導致的,因此滿是佩服的看著王況

自家人知自家事,長孫衝情知自己比文比不過諸如馬周啊等這些個大家,比畫比不過閻家兄弟,比書法,又有禇遂良等人在,比武那就不用提,比棋比駕馭車馬等這些,隨便都有人比他高明,可以說,長安城裡,只要那些讀書人中,隨便就能一抓一大把任何方面都比他高的,他自己的綜合水平,也就在中等稍微偏上一點點,看起來是高,可長安的文人有多少?起碼得有上萬去,在長安城裡的百來萬人口中,十個出一個文人並不希奇

能在長安置辦家業的,除了那些個從祖祖輩輩就住在這裡的貧民外,其他的基本不是商賈人家就是官宦人家或者是手藝人,沒有幾分本錢是沒法在長安立足的,而這些人的子弟,又大多會去就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可是傳承了幾千年的,哪怕這些年來,在王況的不遺餘力下,商人,匠人和其他行業的人的地位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也無法改變人們存在於骨子裡的那根深蒂固的想法,就連後世上百年的資訊大沖擊都沒法完全轉變過來,現在又如何能夠?

說長安有萬餘學子已經是說少了的,因為除了本地的學子外,作為京城的長安自然在天下學子心中有著神聖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們或是遊學,或是求學,或是訪問同鄉在長安為官者,或者是來訪友參加文會等等幾乎每一天,都有不少於千人之數的外地學子在長安,這千多人甚至是幾千上萬人,到了長安就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洋中,無影無蹤

而如果將眼光放到整個天下,學子就有幾十萬之眾,在這幾十萬號人裡,長孫衝能否排到前十萬名都很不靠譜,所以,如果真個也讓他們這些人去參加常舉的話長孫衝註定就是個墊底的份,而這還沒完呢,各州書局書院的陸續成立,使得寒門學子有了多的書籍來源,而這樣的效果,不用幾年就能顯示出來,都說寒門出高才,等到那些從小就受了書局書院的好處的小孩子們長成又該是個什麼樣的光景?

可文不行,武也不就的情況下,能有王況這樣的洞察先機的能力也是一種能力呀?這又不需要成天的埋在書堆裡,也不用每天聞雞起舞搞得一身臭汗的,要是也擁有這樣的能力,那是多牛掰的事?所以長孫衝對別人那些高才士子不羨慕,對那些豪俠勇士不羨慕,就獨獨羨慕王況的“能力”可他哪裡知道,王況不光是在思想上是站在了一千多年的後人的肩膀上,就是他腦中的資訊量,也是這當下無人能及的

幾人又哈啦了一會,李恪因得了王況教的可以讓河北民眾養那些有著珍貴皮毛的動物,心有掛礙,沒坐一會就匆匆的走了,眼下正是冬天,正是狐狸等動物的皮毛最好的時候,同時也正是冬天食物難得,狐狸啊貂啊鹿啊等這些個野物也是相對比較容易抓到的時候,因此他要趕著回去安排,讓在安州的下人們組織獵戶進林子,上山去,不過卻不是要套夾子了,而是要想辦法的抓到那成年的,在家裡養起來,這樣等到明天開春,就有的崽下來,崽下來就比其父母要好養得多了

王況的話確實是點醒了他,竭澤而漁的話,最後深受其害的反而是人,沒有狐狸和貂等鋪鼠的話,等到野鼠野兔氾濫成災,最後連農人田地裡的作物都有可能不保到時候別說什麼吃好穿好的了,就連有的吃,能活下去這個最基本的需求都滿足不了,百姓食不裹腹,社會就不安定,不安定,朝廷就要亂成一團麻,等到亂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