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樣子,王況攔不住也不想攔,徐國緒是想攔不敢攔,而微服出來的李世民,又沒了那麼大佬的羈絆,自然是更隨心所欲,想去哪就去哪,沒什麼顧忌的。可能有人要說了,難道皇帝不用上朝的麼?唐時代的朝廷可不像後來的朝廷,天天上朝,不管有事沒事一呆就要半天的。在這個時候,皇帝的權力其實是大多都放到了各部及各相公身上去了,皇帝有一票否決權,很有點像是二元君主制,君是一個大頭,各部相公也是一個大頭,兩個頭有個頭能發揮作用就可以維持朝廷的正常運轉,但同時,皇帝可以任免臣子,臣子卻沒有選擇皇帝的權力。
王況不想攔也是基於他的觀念所致,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一個皇帝,如果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呆在宮裡,呆在長安那麼窄的範圍內,一切的資訊都是靠臣子那邊傳遞過來,時間長了,就真的要脫離了整個王朝的發展實際了,也有可能被臣子操縱於股掌之間,成為一個被人利用的傀儡皇帝,為什麼明朝的時候,皇帝要出巡,反對的都是那些手握重權的文臣?那就是因為如果皇帝總這麼出去習慣了,他們就不能一手遮天了,所以文臣們也怕,總是以種種藉口來反對,什麼勞民傷財了,什麼荒廢朝政了等等,但根本的目的就是希望皇帝繼續呆在龍椅上,任由著他們擺佈。
而同樣的,即使你出巡了,大家都知道皇帝來了,那麼出巡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大家都知道上頭來人了,都早早做了準備,該遮掩的早就遮掩了,該擦屁股的早早就擦了個乾淨,所以皇帝下來看到的自然是底下一派昇平,百姓生活和美的“大好時局”。這就和王況以前上學的時候,要檢查衛生了,要檢查什麼了,總是會提前一兩天得到通知,大家該打掃的打掃,該收拾的收拾,等上面來人了,看到的就絕對是一個井井有條的景象,曾經有某要人要去某菜市,結果被菜市場知道了,當天,菜市場上的所有菜價齊刷刷的降了至少一半下來,那個要人見了很是歡喜:好嘛,物價很穩定嘛。
而事實上呢?等他前腳離開,後腳菜販們就把價格牌全換了。
眼下李世民難得一次真正的微服出巡,王況當然不會去攔他,相對於建州來說,建東的政令更為中規中矩,畢竟林荃淼受他的影響再多,也還是個受正統教育長大計程車子出身,他的性格,在遇到王況之前就已經大致定型了的,受王況的影響遠不如王冼那從小就耳濡目染的程度
李世民要去建東,說到底王況還是有點不放心,最後還是將黃大和熟悉水性的苗九給安排著隨李世民去了,還有跟著圖虎來的那兩個圖家子弟也讓他們一起跟著過去,有他們倆在,哪怕真發生了萬一,樓船遇到了巨颱風而散了架,至少也能保證李世民不愁吃喝,而黃大的腳上功夫高,要是陸地上碰到什麼危險,最起碼,他可以背起李世民就跑,至於李治,真要到那個時候,也只能自求多福了,同樣的,苗九水下功夫好,他一個人就可以保證李世民在海中不會有什麼危險。
玄奘也動身往長安去了,身上帶著李世民和王況的親筆信,有這兩封信在,他並不用發愁到了長安之後的出路,一切,朝廷都會幫他安排妥當。
至於吳秀才,也等到了甘家人,在跟甘家人說明原委之後,已經天天的泡在了船廠裡,跟在許老和春老他們後邊熟悉樓船各部分的結構,大孔明燈還沒那麼早做,現在許老他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多的造出大樓船來,建安侯說了,這是聖人的意思,能造多少就造多少,多多益善。
第六一二章 醫學院
水軍這一次出海演練,沒有一兩個月是不會回來的,王霖泊也不是那種喜歡玩虛的人,就算沒有王況說的這次演練,他每隔幾個月就要將兵士輪番的拉出海去操練一番,主要的目的還是去找那些個海賊,讓兵士們得到實戰的機會。當兵的不上陣廝殺幾次如何能叫兵?天天的呆在營盤裡,喊著號子,齊刷刷的邁開步子,演練著陣法,看起來很是威武,可這種兵真要到了戰場上,十分戰力能發揮出一二來就已經很是不錯的了。
也正是建州水軍這種以戰代練的辦法,這才有了那一個個霸氣外露,彪悍程度絕對不遜色於那些常年在西北和東邊邊疆之地,經常和北方遊牧部落或者小國發生摩擦的的守邊將士的建州水軍,才有瞭如今海賊們聞風喪膽的建州水軍,才有瞭如今北起渤海,南至南海的安定航道,這一片海域,就是海賊們的夢天堂。
留守東治港的是一個副將,王況讓黃澤楷帶了甘家人去說明了以後甘家人所受的優待後,就帶著李大膽一併回建安去了,任何地方養病也不比得在家養病好,也沒有在家裡過得舒心,在東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