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1 / 4)

小說:食王傳 作者:津鴻一瞥

而王況,拋開他的官位不說,他在建州的所作所為,無一不是圍繞著提高民生而來,這在黃進元的眼中,可比那些整天躲在青山綠水畔高談闊論卻沒個實際行動的所謂宗師大家強了許多,如果那些人都可以被稱為賢,那王況絕對可以稱為聖了,所以,作為一地父母,他給王況這個待遇,非但不會掉了自己的身份,反而能落個好名聲,說他尊賢能,是個君子。

“某此番來,是得了小東家吩咐,讓某來看望看望明公,再看看明公這有什麼是小東家能幫得上忙的,小東家說了,都是自家人,說話也不用客氣,有什麼就說什麼便是。”雙方客套一番坐定後,高三就開mén見山的說,而黃進元,卻是不敢坐在主坐上,而是陪了高三,也坐在客座上,顯出對王況派來的人的尊重。

都是自家人,聽聽,宣德郎真是會做人,自己不過只是幫著在縣誌上添了幾句話,不過是上了一道摺子而已,可以說,都是舉手之勞,即便被上官發現了,也不過是個訓斥的責罰而已。

至於說王況為什麼圖壽山村的田地,黃進元不敢問,也不想問,這宣德郎動不動總是有驚人之舉,聽說就連唐興那個以往只被人賞的桂huā,如今被宣德郎一nòng,就身價百倍,或許,宣德郎要壽山村的田地,搞個不好,也是看中了那裡的水土,想搞出個如唐興的丹桂一樣,只有壽山村那才能種的東西呢?若真是這樣,倒是個好事。

“不敢煩勞宣德郎太多,建安好啊,若是能在建安養老,倒是一番美事,只可惜了,某家地處偏僻,這一致仕後,只能回到那去,想去建安,確是無能為力了。”黃進元也不含糊,既然自己先幫人了,現在也該是自己收回回報的時候了。隱晦的提出了兩點,一是自己老家那太偏僻,太偏僻那就肯定窮,二是想著能到建安去住。當然他可不敢指望著建州能接納他整族人去。

如果是流民,如果是農戶,那就是去全大唐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是受歡迎的,可自己黃家一族,雖然是寒mén,可也是當地的一個小豪族,想舉家遷移,佃農們肯定是不會跟去的,就是想跟,當地也是不放啊,而黃家呢,勞力少,舉家遷移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會被人視為去搶食的,不大受歡迎,除非是戰luàn,大家都連自己都顧不了了,這才沒人會管你是遷還是不遷。

第二四二章 長溪特產

第二四二章長溪特產

若是黃家除了自己之外,還有人也是為官的,那麼礙於面子,當地多少總是會放了些佃農跟去,那麼想到什麼地方,那個地方也就不會排斥,畢竟,自己可是帶足了勞動力的,不是來搶食的。器:無廣告、全文字、更但是呢,只要自己一致仕了,黃家就沒了任何的話語權,說的話就再也管不了用。

現在趁著自己還是個縣令就遷?也是行不通,那些個官,哪個不知道自己這一任滿了後,再過一任就要致仕,都知道自己已經是過了氣的秋後螞蚱,沒什麼能量了,誰還會賣個面子給自己?

如果說,自己能在任內提升一下官位品級,那麼就可以晚幾年致仕,甚至說,只要官位到了從五品下,那就可以當官當到嚥下最後一口氣,還能給族中後人謀個流外官做做,再憑了他自身的努力,黃家就不會沒落,可這可能麼?

讓宣德郎幫忙?宣德郎自己現在也不過是個七品啊,就是升得快,那等自己快要致仕了,估計也才四品五品的樣子。

所以,他也就退而求其次,不求說能讓黃家人全遷到建州去,只求能讓他們家族在建州能扎個根,有個落腳處就行了。

高三聽了後,略微的一思索,也就明白了黃進元的打算,如果說他在建安的時候,對官場的一套套是不甚了了,但經過這一年多來在福州的mō爬滾打,裡面的許多道道也差不多都清楚了。於是他展顏一笑:“明公其實也不必要舉家遷移,小東家早有打算呢,想在明公那搞點什麼,說是明公那物產豐富,不用可惜了。”

黃進元是長溪人(今福建霞浦),他也算是為數不多的在本地為官的官員之一了,一般的按了慣例,為了防止官員偏袒本族人,都不會讓其在家鄉當官的,都要派到離家遠的地方去,比如說黃良,林明和之後的林荃淼都是如此,王況是個特例,他是個散官,本身無權,又得了李老2的特許,所以才放他回建安來,本來按理,王況一得了宣德郎的官,就只能是留在長安,等著有實職下來的,但是一來他不想,二來李老2當初給官也是賭氣所致。

黃進元之所以能在福州當個閩縣縣令,和長溪在同一州內,實在是因為閩縣此時是落後至極,若是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