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正聊著,卻見李管家匆匆進了mén,對著林翰耳語了幾句,林翰聽了是一楞,然後苦笑著對王況道:“沒想到,二郎來長安,這麼快就有人知道了,人就在mén外等著呢。”
“哦?誰訊息這麼靈通?某若不是碰到二郎,決計不知道二郎來了長安的,這傢伙又是誰,竟然能得到訊息,還能過了坊街口的千牛衛那道關?”尉遲保琳好奇心一下就起來了,他心裡清楚,這坊街口的千牛衛能攔得了中低層官員,卻是攔不住大佬的,即便能攔得住,林家也不可能把他們攔在外面啊,所以,來的人必定是個重量級人物。
“是內史令蕭相公。”見王況一臉的míhuò,林翰也是佩服王況,連朝中有多少個相公都不知道的二郎,竟然能當得了縣伯,還在家裡等著人家一個國公上mén拜訪?只好解釋道:“是宋國公蕭相公。”這就是提醒王況,對方可是和程知節齊名的大佬,莫要怠慢了才是。
宋國公?姓蕭?王況mímí糊糊的,沒個印象,不過有一點他幾乎可以確認,既然在世的時候能封到國公的,那基本就是屬於凌煙閣中的人物沒跑,又是個牛人來了啊。
第三六七章 怪老頭
第三六七章怪老頭
“哈,這蕭老頭來頭可不小,二郎莫要怠慢了。4∴⑧0㈥5”徐國緒在外人面前會顧著王況的面子,在這些人面前可不會,看到王況還是míhuò,就提醒道:“這蕭老頭,可是前朝蕭皇后的親弟弟。”
哦,原來是這樣的一個人物,說到蕭皇后的弟弟,王況總算是有了點印象,蕭瑀蕭時文麼,不光是個前朝皇后的弟弟那麼簡單,還是南朝梁明帝之子,可以說是身份尊崇敬,絕對的三朝顯貴,這裡的朝是朝代的意思,遠不是那些什麼伺奉了三個皇帝而稱的三朝元老所能比得上的。而且,他的兒子蕭銳還尚了李世民的nv兒襄城公主,為現任太常卿,屬於九卿九寺之首。
內史令其實就是相當於政*治*局常委的職務,而且還是排名靠前的,蕭老頭是大唐的第一任內史令,地位和長孫無忌相當,比房杜二人和裴寂還來得高些,都是屬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宰相之職。
大體上,只要不是異族,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會對前朝的顯貴而且是非皇位繼承人給予很高的待遇,不要說崇尚禮法的古代,就是後世紅朝,也是莫能免俗,只要以前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最後基本都是個政協委員,最高的做到了國家副主席的位置上,這也是安撫人心尤其是安撫社會名流的一種手段,和這些人的能力無關,哪怕這些人以前犯下過滔天罪行,一句改過自新就沒什麼大事了,最著名的當屬偽滿皇帝溥儀了。所以說,不在於你犯多大的事,而在於你有多高的位置大概也只有少數幾個帝王如朱重八才有那樣的膽魄,宰相說殺就殺,眉頭都不皺一下的。
當然蕭瑀不算無能之人,最著名的就當屬他力諫隋煬帝罷了出兵高句麗而因此被貶為河池郡守。李唐攻克長安後,蕭瑀降唐,先是任禮部尚書,後改民部尚書,最後才由唐儉接任,他轉任了內史令。如果說唐儉是大唐文官中的一個另類,和武官走得比較近的話,那麼蕭瑀也可以算是一個另類,雖然出身顯貴,卻不尚奢華,xìng子也比較鯁,瞧不起房玄齡和杜如晦等新貴的鋪張,常出言諷刺他們,大意是說我三朝顯貴都沒那麼鋪張,你們一介暴發戶顯擺什麼。是以,蕭老頭和房杜魏幾個多有怨懟,也正是因為如此,蕭家和林家走得並不勤快,可能在蕭老頭的心裡,也將王況歸到了暴發戶的類別裡去了。
對這樣的人物,王況哪裡敢有一絲的怠慢,其他不論,就光他一個三朝顯貴的身份,光一個蘭陵蕭氏的影響力,連房杜兩個老頭他都敢當面出言譏諷的人,要是怠慢了他,說不得,自己恐怕也要被他列入了小人得志的行列裡去,到時候,在長安對王況對林家來個冷嘲熱諷,自己又身在建安,林家現在還沒這個能力來和蘭陵蕭家抗衡。而且,王況也不願意和那些個世家抗衡,那是李老2的事,自己犯不著衝到前面當炮灰。
因此,王況趕忙的起身,林翰則招呼家人速速把酒宴撤了,本來早就該散了的,在徐國緒來之前,大家就已經停下了筷子了,只因徐國緒的到來,這才沒撤下去,徐國緒和王況的關係,還沒生分到需要重新上菜的地步,自然也就沒再讓平盛田再下廚了。
蕭瑀甚至連名刺都沒遞,這倒不是他節儉到如此的程度,一張名刺都捨不得,而是他的名字,比起名刺來還好用得多。真正需要名刺的人,大體都是自身的身份地位還不夠格的,可能只報了名上去,人家未必能想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