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部分(2 / 4)

小說:食王傳 作者:津鴻一瞥

人的速度慢了下來,後面末小笨他們都趕上來了,見黃大不在,末小笨也沒問,而是探頭和自己妹妹說了幾句,王況擔心末細兒掛念,就上前說了幾句,大約就是一個月內必定回來的意思,末細兒也是個明理的,自家夫君跟著建安侯做事,若不是緊要事,肯定不會在這年關派了去。

這時候王況也將思路理清了,從万俟老六送了信去江南鎮軍求援,這起碼就要費了五天時間,江南鎮軍並不在道治所蘇州,而是在婺州(今浙江金華,因其離龍泉較近的緣故,龍泉是許多朝代的冶煉場),從婺州派兵出來,也要huā上兩天時間,大隊人馬不比單人雙騎可以日行幾百裡的,這就七天時間過去了,再從建州趕上去,哪怕是抄了近道,估計等黃大趕上,大約人也送到長安了,所以王況當初也沒明確要求一定要將人追到,而是讓黃大見機行事。主要就是要將事情鬧到皇帝知道而又不引起太大的動靜就行。

第四二二章 小王晟是紈絝?

第四二二章小王晟是紈絝?

因為要到王村過年是頭天下午臨時起意通知的,今天已經是年夜,不過王村的房屋等都是現成的,在王陵的主持下,不光是將原來各家各戶的房子都蓋好了,就等著萬一還有幸存者回來能住上,後世都能發生有人躲深山老林裡一直到九十年代還不知道抗戰已經勝利了,這個時代就更有可能有人躲著不敢出來。器:無廣告、全文字、更只要有一分希望,就絕對不放棄,這是王況兄弟三個的執著。

不光原來的各家房屋都按老地址重新蓋好,王凌也幫自己兄弟又起了個大院子,因為王況不止一次的說過鄉下好的話來,作為大哥,在政事上幫不上忙,但後勤工作自然就上心了。不管王況將來能爬多高,也不管王冼將來能有多大出息,葉落一定是歸根的,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王村也有人住,還是陳大那幫人,他們雖然是在跟著王況住在建安,但隨著王家nv眷日漸多起來,他們住在府中也是不大方便,就另給他們置辦了小院子,也在王村蓋了房給他們安置家眷,或許對別人來說,住在建安比住鄉下好,但對陳大他們來說就沒這個問題,想住哪就住哪,這就恍若後世有人在大都市裡買了一套房子,在鄉下又起了棟別墅一樣,大多數時間,還是喜歡住鄉下的,清靜而且寬敞。

這一路人馬不得了,一個親王,一個郡王,一個縣候,還有縣伯鄉侯等等,如果這時候的貴族都有勳章配戴的話,必定是金光燦爛一片的,是以,同時得到訊息的那些守在王村路口的羽林軍士也加強了警戒,凡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萬一有宵小起了壞心,這干係可大,尤其是建安侯一個人出事就夠他們喝一壺的,因此,哪怕這幾年來王村並沒出過什麼事情,他們也是加了崗哨,不得不小心吶,雖然不是他們的職責,雖然他們的職責是守著新起的璃窯,但真要出事,誰能跑得了?

住得近的那些出嫁了的王家娘子也都攜夫帶子的回王村過年了,小族長可是說過了,這個年要熱熱鬧鬧的過,自然大家就能來的都來,路遠些的還在路上,再遠的也有人去通知了,讓他們過完年就回村裡看看。'本章由為您提供'

老人們也都來了,這些老人自然而然的就湊成了一堆,嘮著閒嗑,對於這些年自家的事,老人們還恍如身在夢中,曾幾何時,自家還要隱瞞著新fù是從王村出來的,現在卻搖身一變,成了小東家的族人,王村還得了朝廷的詔書,說是當初就應該是禍不及家人,那屠村的將軍也已經被髮落到幷州去服務苦役去了,幾乎每一家都得到了賠償,雖然這賠償比起小東家每年分的月錢來說少得可憐,但那畢竟是朝廷的態度,誰見過有朝廷主動向百姓認錯的?鮮少哦,有史以來一個巴掌就能數得完。

也就是小東家的能耐呀,要不是小東家,王村恐怕早就抹去了,再過個幾年,大傢伙也就不大能記得曾經有這麼個王村存在過了。他們哪裡管王況還沒發跡的時候朝廷就已經給王村平反了呢?總之,一切的功勞全算到了王況的頭上。

有富來客棧,有富來商行,年貨什麼的都不用愁,頭天下午就都搬來了,而且那些沒回家過年的夥計和師傅也全都被叫到了王村來一起過年,正好又可以掌勺。

祝四娘子一家也來了,這些年,或許是被黃廿滋養得多了,祝四娘子越發的jīng神起來,整日裡是笑容不斷,面板也從原來的暗淡無光轉為嫩得都能擰出水來,整個人一下就年輕了十歲,這讓多少建安的鰥夫及那些原本不大看得上祝四娘子的大齡青年是後悔莫及,但這世上可沒後悔yào賣。原本按照與黃家的約定,祝四娘子應該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