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3 / 4)

小說:食王傳 作者:津鴻一瞥

下便改了稱呼,稱岑余子明府,賓主這才落定。

原來岑餘子也是今日剛到,一到長安城外十里亭,就被這些天來一直守著的家人接到了,進城的一路,家人喋喋不休的跟岑餘子講起了最近和王況有關的事情。

王況封官的訊息還沒傳到建安的時候,岑餘子已經啟程了,所以他是一丁點也不知道王況當官的事,直到越靠近長安,聽到的傳言越多,說是建安一個叫王況的小郎君封了官,當初他也沒怎麼往王況身想,總以為是同名同姓的人,因為王況年紀實在是太小了,封官的可能性也實在是渺茫。直到了快到長安的時候,皇帝的詔出來了,說是要尋訪人為宣德郎治病,李老2為了讓王況那個不存在的師傅可以確認這個宣德郎就是他的徒弟,那是把王況的生平來歷在詔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岑餘子這才確信,王況真的當官了,那個富來客棧的小東家王二郎,一下就當了比他還高一級的官,心中是又是歡喜,又是憂愁。歡喜的是自己一直都很是配合王二郎的動作,老丈人家以前又很得王二郎看顧,有這個情分在,以後宣德郎若是能飛黃騰達,於自己也是大有好處的;憂愁的是,王二郎平白一躍,從白身跳到了正七品下,而自己呢,此去長安前途渺茫,還不知道最終結果如何,王二郎也不過是正七品下的小官,恐怕就是想幫,那也沒的多少能量可以幫到自己,唉

而當迎他的慎家家人偷偷告訴他,目前他們落腳的院子,是小公爺送給小東家的,而且聽當天那意思,尉遲保琳小公爺也想把隔壁的院子送給小東家,小東家沒要,只讓他補齊傢什和把這個院子改改。慎家家人還神神秘秘的說,好像那個尉遲小公爺和程小公爺還很怕小東家的威脅來著。這一句話把岑餘子的心思給說活了,當下梳洗一番就趕了過來,所以忙著給岑餘子一行人安排吃住的苗五等人自然也就來不及通知王況了,卻是王況冤枉了他們。

岑餘子來的目的有三個,一個是探望下王況的病情,現在見王況談笑如常,知道大概就是詔所說的情況了,在病人面前談論其病可不大禮貌,因此也就沒說什麼,王況也就又少了個知道李老2拿他當槍使的機會了。

岑餘子的第二個目的,自然就是來謝謝王況給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住所,以前他還沒攀慎家這門親的時候,在長安呆過不少時間,知道在長安找個住所實在是困難,不然也不會安排人來打前站了,若要是普通商賈或百姓,隨便找個大通鋪住他也能忍,可他畢竟是官身,這點面子是一定要講的。

第三個目的,那自然就是關於自己此次任考的結果了,他也沒想著讓王況託關係找人說合,就是想打聽打聽吏部對他怎麼安排,也好提前做個準備。雖然說年初仙霞嶺事件後,吏部是給自己發了個嘉獎,陛下也賜了金一百,絲二十匹,可後來便沒了任何的訊息,而且去年的政考他才得了箇中,這還是黃良給他照顧不少,不然僅憑一個仙霞嶺匿賊多年的由頭,評他個差也不為過,這中和差之間還隔了個“可”的等級呢,他也明白,這是使君看在了王二郎的面子給的。所以,他對自己的前途很是忐忑不安。

得知岑餘子的來意,王況也沒大包大攬,只說自己會留意,王況不想做那種開口閉口就是放心,包在某身的人,往往這樣開口閉口就大包大攬的承諾都是沒有任何誠意的,誠意,不是靠說的,而是靠做的。後世的王況剛畢業的時候,就是這麼輕信這樣的承諾,吃了不少的虧,所以後來他再也不信了,但凡是誰只要一開口就說沒問題,包在我身,王況立馬就對他敬而遠之。

岑餘子也知道王況不可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答覆,再說了,兩個小公爺都是軍方系統的人,和文官這一系統是沒有什麼交集,而且可能要是讓這兩個小公爺去打聽,搞個不好還會起到反效果,哦,怎麼,不信任文官是不是?竟然找了武官方面的來探聽訊息?得,你也別等了,去更偏遠的地方發揮你的作用去罷。因此,坐了一會兒,想起詔說的,宣德郎如今需要多休息,要少勞累,因此就告辭了。反而是王況很不好意思,人家大老遠的才趕到,都沒個歇息就趕來看你,這分人情也算是不薄了,便吩咐了廚裡,以後岑餘子一行人的吃飯問題都由林府解決了,省得李大家的做得不符合人家口味,還有,即便合口味,能有林家廚房做的好吃麼?

第一七0章岑餘子的機會

要說王況不對岑餘子的事不心,那是不可能的,真德秀是他很敬重的人,不僅僅是因為真德秀是自己家鄉出的歷史名臣,而且他還是真心實意的為民辦實事,不喜歡搞什麼政績工程,風評很是不錯的,不像朱熹,嘴巴說的一套,做起來又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