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翊道:“皇上是您說的,棋盤如戰場,既是如戰場,怎麼輸?可是一定要贏,輸多沒意思。”
高宗就喜歡宋翊這種勁兒,他和誰對弈都是贏,唯獨和宋翊輸。這孩子他看著長大,十二歲那年宋峻山給他打了半死,他便把他帶到宮中和晟兒作伴,兩人同吃同住,直到幾年前晟兒納妃,他才從宮中搬出。
晟兒性子平和,治理天下可以,開疆拓土不行。
宋翊像極了他年輕的時候,沉著冷靜,勇武果敢,對於用兵之道,和自己不謀而合,很多見解獨特,新奇,可行,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北有北越多次來犯,虎視眈眈,朝中大將正是青黃不接,老如峻山,早已沒了年輕時的壯志豪情,做事更是謹小慎微。
但凡有能力的君王都想一統天下,高宗同樣,他愛才對宋翊特別喜愛,這份喜愛有時候會超過自己的兒子,有時候高宗會想:咱就沒有一個兒子像他一樣?
高宗又嘆了口氣,道:“朕老了,很多時候都是力不從心,像北越頻頻來犯,三天小戰,十天一大戰,邊關百姓每日的都是擔驚受怕,朕真是無能。”
宋翊這兩個月在軍營,每每無聊時,就分析邊關的情況,以他看來父親所主張的作法不好,以其捱打,為何不主動出擊?他放下手上的棋子,起身拉住高宗的手腕,走到案几邊,手落在上面的羊皮畫卷上,由邊關出發,劃出一道弧度直到北越境內。
高宗眼前一亮,興奮道:“好!與其被動不如主動,派出一隊精兵直擊北越腹內,殺他個措手不及。好好好!”
高宗連叫三聲‘好’字,反手抓住宋翊的手問道:“你覺得要多少人馬?”
宋翊伸出一根手指。
高宗問:“一萬?”
宋翊搖頭:“一千。”
高宗不確定:“一千?”
宋翊點頭:“對,只一千,北越多是草原,人多反而引人注意,只用一千驍騎深入腹部,殺他個措手不及,一千人足已。”
高宗見他自信而又堅定,當即道:“朕現在就任命你為都尉,領一千人直搗黃龍。”
宋翊搖頭,一是,這一千人得他一個個挑選,二是,他怕他爹不同意,他爹不喜他帶兵打仗。
高宗不知其因,以為他這是怕問道:“是懼?”
宋翊道:“無懼。”接著把原因一道來,至於他爹這個原因,他沒說出,若他下定決心去,他爹也是攔不住的。
高宗一時興奮倒是忘了這些,兩人又對邊關的局勢做了些分析,君臣談得開心。
那邊,宦官來報,長公主到。
宋翊和長公主交集不多,每次見面都是和太子一起,長姐為母,太子對她這個姐姐很是尊重。長公主對他也蠻好,每次進宮送太子東西時,都會送他同樣的一份。宋翊也就把她當長輩看,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總覺長公主看他的眼神怪怪的。
他自小沒有母親,對於女人多少有些認知偏見,覺得她們無聊且個個都有心機,如以前他在宮中跟著太子同吃同住時,經常出入皇上所住的宮殿,經常看見某個娘娘為了引起高宗的注意,出些千奇百怪的法子。
例如,最簡單的,聽聞皇上路過御花園,特意在打扮的花枝招展等著皇上經過。宮中經常有宮女和太監無緣無故消失,還有更狠的,直接謀害太子,有一次他替太子擋了一劍。刺客抓住說是當今皇后指使,當今皇后是王思瑜的姑姑,生了個兒子比太子小十歲。以王家在朝中的影響力,太子死了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也就是這位小皇子。
當時這事鬧得挺大,後來查出是某個嬪妃嫁禍給的皇后,而王家為了表忠心,讓自家女兒嫁給了太子。
三十六計中的‘借刀殺人’‘反客為主’都用上了,說不好還是王家的‘反間計’想讓太子娶他家女兒,故意來的這麼一出,順便再除掉‘某個嬪妃’。
方寸大的地方,比戰場的撕殺都要激烈,他們怎就不明白,誰繼承皇位意在皇上,他們做任何小動作都是無用。皇上是明君,若太子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他是不會把皇位傳給他。
女人特別是宮裡的女人們,誰都打著自己的算盤,還是他家小可憐最可愛,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來,讓她來皇宮她也不來。
宋翊想到如意,心中黯然,也不知她現在氣消了沒,起身,向高宗告辭。
高宗對他這個女兒是又愛又怕,她對宋翊的那點心思,他看在眼裡。奈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總不能讓他賜婚吧?以宋翊的性子怕是直接頂回來,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