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科爾賓不想引起教皇馬丁五世的注意,對方顯然已經把他遺忘在某個角落裡了,那就讓他繼續多遺忘一會兒吧,科爾賓不想唯教皇馬首是瞻,也不想忽然給一封教皇手諭給弄開英法戰場,這場戰爭可是關乎他的身家性命。
英王亨利對此也是持有相同的看法,工事環繞著利雪小鎮,想要挺近諾曼底就得打敗這裡的法軍,英軍進攻在工事裡的法軍將處於一定的劣勢,炮火的轟擊能減少法軍的優勢,但他更傾向於法軍野戰,這樣英軍的長弓就能發揮最大的效果,這也是英王亨利決意先轟工事再派法王查理上陣的原因。
火炮開轟的氣勢很不錯,就是效果沒有英王亨利想象得那麼好,他期待中那種血肉橫飛的場面並沒出現,而且在第五天開炮的時候,有一門火炮炸膛了,英王亨利覺得自己做了一筆虧本買賣,不過他也只能打斷牙齒吞進肚子裡,勃艮第公爵菲利普可不管退款,英王亨利只能抱著讓對方睡不好覺的想法命令火炮晝夜轟擊。
結果就是法軍這邊上下一致頂著個熊貓眼,英軍那邊也好不到哪去,炮擊的營地就設立在他們這邊,他們有時候能聽到噪音比起法軍的還要大,而且法王查理遭到炮火聲的刺激,隔三差五地就來一陣鬼哭狼嚎。
於是能夠獲得出去就地徵糧職務就成了英軍脫離苦海的唯一出路,許多人搶破頭顱就為了這份美差,不但有東西可以搶,有女人可以強女幹,還能睡上一個好覺!
以後每天,工事裡的法軍都能看到英軍帶著戰利品從他們眼前晃過,哭喊的女人、被拉去鑿石的苦力、裝滿車輛的糧食,這極大地刺激了工事裡的法軍。
但這還不是法軍遭受苦難中最難熬的。
法軍設立在第三道木牆之後的臨時營帳,科爾賓、蘿莉和一眾法軍將領正有一句沒一句地聊天打發時間,幾十個人扯著扯著就扯到了晚上睡覺困難地問題上。
眼眶深陷的科爾賓這幾天都沒能睡個好覺了,眼皮子打架得厲害,英軍每差不多一個小時就一陣炮擊實在令人無法入睡,眾人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