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分。
這才是真正的戰將,不怕死的漢子。中華民族的脊樑!
有人建議,趙羽可以指揮,不必上第一線,被趙羽拒絕了。
下午四點鐘,趙羽對突擊隊進行了培訓,演練,AK衝鋒槍手改用目前裝備部隊的湯姆森衝鋒槍,狙擊手還是使用38步槍,重狙步槍還好,跟當時的重型機槍槍彈口徑吻合,可以通用。
為了加強火力,31軍還使用了不少中國研製的新式機槍,就是趙羽在重慶21兵工廠留下的德國撕布機通用機槍的圖紙的山寨品。
經過試驗,中國山寨機槍,可以達到每分鐘1300顆子彈的高速,雖然比德國最高記錄差二百顆,也相當強悍,遠比日軍的歪把子和仿捷克式要好得多。
趙羽非常重視戰場協同,具體的小戰術,一些戰鬥細節,他親自提問,如果碰到什麼意外情況,如何處理,如果遭遇不同程度的傷亡,又如何彌補,等等,還親自寫下來答案,讓士兵們研討和記住。
這些官兵認真地傾聽著,反思著,領悟著,不時恍然大悟的表情,讓趙羽非常欣慰。
下午五點半種,使用卡車將敢死隊員送到戰地前線,同時出行的還有13軍主要指揮人員。
到達前沿以後,趙羽立刻使用炮隊鏡對日軍前沿陣地進行了偵查,尋找敵人據點和火力位置,尋找突破的方向。
情況很嚴峻,中牟縣城外,又見到了當年的防禦陣地,歷史,好像輪迴了一樣,回到起點。
必須痛擊日軍,才能突破陣地。
入夜,趙羽一直不停地觀察敵情,思考戰術。
晚上8點鐘,初夏的季節剛剛夜幕降臨,13軍炮兵就偷偷摸摸地運送大炮和炮彈,一個集團軍的全部山炮和野戰炮,迫擊炮都送到了前線,黑暗中,忙碌的人群絡繹不絕。
趙羽一直釘在陣地前沿,觀察著敵人。
10點鐘,中國陣地上升起了訊號彈,隨即,準備就緒的炮兵對日軍陣地進行了猛烈轟炸。
第926章步炮協同
中國部隊的轟擊,非常猛烈,遠遠超出日軍的預料,曾經安靜下來的陣地上,頓時一片沸騰。d無數炮彈從地面呼嘯而起,發出絢麗的光輝,用各種各樣的軌跡和聲音,向對面飛過去。
大地在震撼,空氣在燃燒,嗆人的硝煙在瀰漫,爆炸的劇烈,熾烈的閃光,都讓這個滿目瘡痍的原野,陷入迷亂和荒誕之中,人們好像乘坐在驚濤駭浪之中,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忐忑不安,揪心扯肺。
這是飽和性轟炸,也是中國部隊罕見的戰術,炮彈的匱乏,讓中國部隊從來都面對著日軍的密集火力抬不起頭來,被壓制著打,今天,中國官兵們看著一片片飛翔的炮彈,心花怒放,連聲叫好。
這是湯恩伯採納了趙羽的方案,不惜一切代價,重創日軍前沿守軍,打亂敵人的戰術部署,協同指揮系統,打暈敵人,打亂敵人,才能給敢死隊創造條件。
要是別人提議,湯恩伯早就發火讓他滾粗了,現在,前線進攻方案,完全按照趙羽的意思來,按照敢死隊的運用方式來適應。
官兵在大聲叫好,高層將領們卻在暗暗擔憂,不知道這樣大的血本投進去,到底能否產生真正效應。在得知長沙儲備軍用武器被大部分毀滅以後,大家的擔心無法掩飾。
張雪中軍長,呂公良參謀長,吳紹周副軍長,110師長廖運周,負責督戰的軍統戰區主任文強,89師師長石覺,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用望遠鏡觀察著敵我雙方的態勢。
東南風,3級,空氣乾燥,唯有爆發的火焰造成空氣扭曲,會影響狙擊的效果。逆風偏東,也需要注意射角函式公式,測距一百米,需要便宜多少呢?
這些射擊的公式,趙羽早已爛熟於胸,甚至,腦海裡已經忽略了,實踐中自然反應。
敢死隊員們,倒沒有被趙羽如何嚴格訓練,臨戰改變自己的習慣,很難產生實際意義,還是讓他們由著性子來吧。
日軍沒有想到炮擊這麼猛烈,整個陣地上一片死寂,一個個工事和火力點被端掉。
“八嘎,八嘎!”後方,正在觀察的幾個日軍指揮官,親眼看到一個個野戰工事被端掉,一簇簇日軍機槍手和擲彈筒手,供彈人員被炸得支離破碎,飛起來,氣得差一點兒吐血。
“支那軍隊要幹什麼?他們準備了多少炮彈這樣打?”也有的日軍指揮官冷靜分析,隨即冷笑:“孤注一擲,難有勝算,支那軍在冒險。”
此時的日軍心情,非常複雜,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