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讓湯恩伯上位的。重慶政府認為,衛立煌對路軍和**太曖昧,眉來眼去的,非常危險,早就想撤換了,中條山戰役的勝利,讓衛立煌威信大增,蔣委員長也不好意思撤掉取得勝利的將領,隱忍了許久。路軍韓雨鈞營長和趙羽的特種部隊攻下新鄉的當天,重慶政府正式免去衛立煌的職務,扶持了湯恩伯。第一戰區在黃河南岸,也有部分軍隊在黃河北岸的中條山區,湯恩伯既是第一戰區的總司令官,也是第二戰區的副總司令,可謂大權在握,趾高氣揚。湯恩伯之前,已經替代衛立煌,實際負責河南事務很久了,根基深厚,又是蔣委員長的嫡系和愛將,風頭一時無兩。湯恩伯的人品和作為,能力先不說,先說他的上任,讓太原城的第一軍司令官吉本中將非常高興,因為,湯恩伯留學日本的時候,兩人是同學,非常熟悉。很順利地簽訂了一個短期停火協定,湯恩伯甚至保證中條山的軍隊,絕對不會攻擊運城的日本警備部隊,那些部隊被路軍橫掃了晉南以後,被徹底孤立,截斷了退路,隨時都有可能被路軍圍攻消滅。做好了內外籌備工作,吉本立刻策劃對路軍的反攻倒算。多田駿大將被殺,巖松中將自殺,關家堖戰役失利,中條山大敗,最近的晉南戰役大敗,讓吉本亞歷山大,他仔細研究了山西的形勢,路軍的資料,決心孤注一擲,集中所有力量,消滅路軍,至少,也要重創他們。第一,消滅路軍萬人萬人。第二,擊斃或者生擒路軍的現任總指揮官彭德懷,或者搗毀總部機關。第三,完整建制地消滅路軍一個主力旅或者一個師。第四,擊潰路軍主力,完全恢復山西形勢。這些目標,吉本想全部實現。他也不沮喪,不悲觀,相反,認為有一個天大的機會在等待著自己,以前,路軍總是游擊戰,運動戰都很少,很無恥地偷襲偷襲再偷襲,打一下就跑,沒有絲毫節操,日軍集中多次主力討伐掃蕩,都無法抓住這些土路,嘎,這些傢伙簡直是泥鰍轉世的現在好了,路軍居然集中主力決戰,那麼,這不是在找死嗎帝國的武威,經過珍珠港和東南亞戰役,如日中天,橫掃太平洋,區區幾萬土鱉臭路就敢挑釁,呵呵,螞蟻緣槐誇大國臨汾戰役以後,吉本更是馬不停蹄地準備,短短几天時間,已經調集了大批物資,部隊,按照各種規劃,全力以赴了。日本人向來重視籌劃,每一次大規模戰役前,必然有參謀系統進行周密避暑,可是這一次,吉本只能獨斷專行,連具體計劃都沒有向岡村寧次彙報,直說是要保證絕對軍事機密。五個旅團,一大批軍部直屬的特種部隊,還有從河北地區星夜疾馳,正太路渠道上趕來的援軍和戰略物資。張家口的駐蒙軍利用鐵路,很快就趕到山西太原,參加了戰鬥,晉北大同的部隊,行動也很快。五個旅團,加上4師團的充實,作為總預備隊,還有關東軍正在調遣的兩個師團,讓吉本自信,將整個山西戰役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重創和擊潰路軍,第二,肅清太行山西麓所有路軍,第三,掃蕩太行山,徹底拔掉這個支那中原地帶的毒瘤。當然,如果這個計劃順利,他會毫不猶豫得揮師南下,再次進攻中條山,和湯恩伯撕逼,他覺得,他的老同學湯恩伯實在太太真太可愛了。本來,大本營是不會支援這樣的戰略計劃的,大本營的終極目標是天下布武,佔領全世界,事情有很多,需要分清楚輕重緩急,第一,掃蕩東南亞,西太平洋,迫使美國談判,第二,消化東南亞,鞏固大東亞共榮圈兒,第三,從長江流域西進,迫使重慶政府投降,吞噬全中國,第四,兩路並進,一路依靠武裝了的東南亞土著部隊,攻擊英印,經略印度洋,一路北上,攻擊蘇聯如果能迫使美國和談,則支那問題不在話下,所以,大本營覺得,在山西消耗精銳兵力,是得不償失。現在,山西局勢動盪,嚴重威脅了北支那的局勢,大本營才做出明確態勢,要狠狠打一仗。吉本的心情很悲哀,又很高興,悲哀是人之常情,更是一種做作,帝國在山西損失這麼大,他要是笑呵呵的,太過悖理,可是,他真的高興。抓住山西決戰的機會,他能創造不世戰功,成為大日本帝國冉冉升起的戰神和將星,之後,必然一帆風順,晉升大將,元帥他只高興了一會兒,隨即,就捱了一記悶棍。五個旅團,最領先的是板津旅團,五千人,加上配屬的皇協軍有七千人了板津也信誓旦旦要講介休城的路軍一鼓盪滅,結果,兩路進軍的精銳旅團,居然被一個人的路軍團,相當於帝國陸軍步兵聯隊的傢伙幹掉了。日軍在山西佔領殖民四年,擁有不少擁躉,埋伏了不少間諜情報網,路軍的許多情況,可以及時傳遞到日軍司令部。板津旅團鉗形合擊介休城時,他志在必得,沒有絲毫疑慮,等聽到全軍覆滅的訊息,他心如刀絞。:
第714章陷入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