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後逃逸,東山再起到海南島防守,與解放軍接洽聯絡,最後敗退臺灣,因為策反的副官被捕牽連出來他夫人和內兄通共,被捕,蔣介石親自下令處決。後,被大陸追認為革命烈士,又被臺方“恢復名譽”
沒有過多寒暄,趙羽立刻請他講解情況。
一面聽,一面查詢地圖上的態勢,一面提出問題,很快,他就掌握了基本情況。
不過可以看出,李玉堂對他的態度是,好奇多於認真,覺得他帶領一百多騎兵來到這裡,不可能有什麼大的作為,特別是聽說他所謂的特種部隊,其實就是戰區警衛部隊一個連,頓時露出了不屑。
第軍本來在東線,和軍,軍等在一起,是薛嶽從側後攻擊日軍的重兵集團,在日軍偵破了薛嶽電報以後,阿南惟幾調遣重兵反包圍,幾天戰鬥以後,重創這三個軍,號稱泰山軍的第軍敗退,死傷慘重。
不過,在之後,第軍不甘心失敗,主動尾隨追擊日軍,甚至從縫隙中鑽營到東邊,又奉命轉移到西線馳援湘潭,然後北上,跑了一個大圓圈兒。
現在,調集來的部隊有萬人,一個軍部,一個預備第師。兵力均分,李玉堂部隊在左翼,方先覺的部隊在右翼。
趙羽馬上從左翼出發,往右翼部隊去,到了方先覺軍中,會見了這個更加具有傳奇色彩的將領。
老實說,趙羽從網路上,特別是鐵血網論壇,一些影視劇,一些軍事著述中,早就瞭解這個人,基本的態度是否定的。
方先覺,泰山軍打出來的名將,可惜,在此後的衡陽會戰中,帶領一萬三千餘人放棄抵抗,投降了日軍,雖然他也戰功卓著,堅守4天,重創日軍,可是,這一支精銳部隊如果再堅持下去,一定會發揮更大作用。
他雖然打著救護三千多傷兵的旗號,其實投降以後,那三四千傷兵卻因為日軍拒絕救護,絕大多數自殺或者被日軍虐殺。
雖然他後來又逃了回來,雖然當時國民政府寬容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出於政治宣傳效果還大力褒獎,可是,按照趙羽的特種士兵的觀念,只有兩個字,叛徒。
方先覺和趙羽兩人,都是冷冰冰的不對勁,話不投機半句多,趙羽草草檢視了右翼軍的作戰地圖,詢問了兩句,就離開,觀察前沿陣地。
原來,方先覺個人對薛嶽很不感冒,對於薛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