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軍將領們各執一詞,有想南下的,有想北上的。
凌風一語定乾坤,兵分兩路。
李自成率第三集團軍南下;凌風親自率領近衛集團軍、第二集團軍、第四集團軍、第五集團軍和第六集團軍北上。
江南富裕,但是官兵並不多。李自成屬下三萬人馬,足夠搞定。而且,凌風給了李自成很大的去權利,讓他可以一路擴張軍隊,將第三集團軍總兵馬擴張到10萬人。
至於會不會因而產生尾大不掉的現象,凌風一點都不擔心。
有烽火銃在,即使李自成有一百萬人馬,如果他敢造反,也只有被打得屁滾尿流一途。
只要掌握了星火兵工廠,就能掌握整個天下。
崇禎三年三月,李自成被封為南征大元帥,率軍出潼關南下。
凌風親自擔任北伐大元帥,於同一刻出潼關北上。
兩支大軍,一路之上都是勢如破竹,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南征軍連破襄陽府、承天府、武昌府、安慶府等數座重鎮,兵臨應天府城下。
而北伐軍,更是勢大。
為了盡最大可能擴大戰果,凌風兵分數路,互相之間相互照應。
每一個集團軍,就是一路人馬。
這是絕對的自信,凌風相信,即使朝廷集中兵力,也不可能拿得下凌家軍任何一路兵馬。
第二集團軍東進,以濟南府為目標。
第四集團軍北上,以太原府為目標。
第五集團軍協同掃蕩河間、保定一帶,為近衛集團軍攻打京師作保障。
第六集團軍則是臨時調轉方向,被派往四川,平定川中。
全國上下一片烽火。
當近衛集團軍兵臨京師城下的時候,第五集團軍首先傳來捷報,河間保定一帶的官兵不戰而降,凌家軍兵不血刃拿下兩座重鎮。
凌風立刻透過放風箏的形勢,將這些訊息寫成小傳單,散播到京師城中,造成全城人心惶惶。
拿下河間保定之後,凌家軍算是有了根本的基地,凌風立刻從關中調集工匠,開工建造水泥廠、兵工廠分廠。
水泥廠無所謂,反正這東西以後是要民用化的。
兵工廠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工作。因而,在保定河間一帶的兵工廠只能生產一些簡單的火藥和子彈等消耗品,至於烽火銃,則是隻有早盛塬的星火兵工廠總部才能生產,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水泥廠和兵工廠的建立,讓大軍的後勤壓力頓減。
一座座小型碉堡圍繞著京城建造起來。
烽火銃的裝備,讓小型碉堡的作用更多了。不光是投石機,就連戰士們,都能站在碉堡上,居高臨下地用烽火銃射殺守城官兵。
官兵用城頭的火炮轟擊小型碉堡。
但是,起到的作用卻是不大。
小型碉堡都是用水泥和石頭為主建造的,中間填充泥土,端地結實無比。偶爾被轟塌一個角落,到了晚上很快就能修補好。
反倒是城頭的明軍,白天不敢露頭,晚上不敢點火,一天天過得膽戰心驚。
圍城第三天,有大臣上奏,建議投降,被崇禎帝當場棒殺
崇禎帝雖然無能,但卻絕不是沒有骨氣的。
恰恰相反,他是一個有志氣而又勤奮的皇帝。
只不過,他的無能導致他的勤奮對整個國家來說有害無益。
內閣很多好的政策,都被崇禎皇帝自以為是的去除掉。
朝臣中能人無數,各司其職自然是最好,但崇禎偏偏要勤奮地一攬子挑起。
結果……可想而知。
圍城第五天,大太監曹化淳建議皇帝暫時離京,等來日集中各地勤王兵馬,回京剿匪,殺回北京城。
對於大太監,崇禎帝一向是比較信任的。在他看來,太監沒有子孫根,沒有必要謀私。而且,他從小生長在紫禁城中就接觸太監,在心理上有親近感。
於是,崇禎帝開始做棄城而逃的打算了。。。。
更多到,地址
第三百三十六章大結局
第三百三十六章大結局
可惜,這時候再想逃,來不及了。wWw、
凌家軍已經在京城周圍建起無數座小型碉堡,京城的城防幾乎處於崩潰的境地。
而凌家軍戰士,近衛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共計6萬人馬,再加上聞風來投奔的各地流民,凌風也挑選精壯的,精選6萬人,讓他們加入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