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部分(2 / 4)

小說:星河步兵 作者:風雅頌

即,在五艘泰坦航母的飛速投放下,一支由一萬六千艘太空梭所組成的龐大太空梭編隊猶如一群兇猛的食人魚一般衝進了小行星帶,將蟄伏在此的茵薩特人龍蛹戰艦徹底絞的粉碎。

發生在昆尼爾星系的一切,其實可以被看作為帝國在河外星系整個戰略行動的縮影。

而羅賓所制定的這項‘掃蕩’戰略方針也恰好抓住了茵薩特人的要害,使得茵薩特人在各片戰場都開始節節敗退。

其實若是追溯人類歷史的話,農耕民族戰勝遊牧民族早有案例可尋。在華夏文明中武力最鼎盛的漢代,漢武帝便曾用這種逐步修築壁堡、侵蝕大草原的戰略計劃戰勝過強大無比的匈奴人,甚至於到最後直接將匈奴人逐出了草原。

現在,羅賓的這種戰略計劃,究其本質的話實際上也與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畢竟在不用投鼠忌器的顧及到行星的生態後,完全釋放出其驚人破壞力的人類軍隊可以很輕易的摧毀茵薩特人所寄居的行星以及小行星帶。而這種逐步推進式的戰略,極大的壓縮了茵薩特人的活動空間,逼迫茵薩特人不得不現身與帝**隊正面作戰。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直到目前為止,就眼下的戰爭局勢來看,帝國在大麥哲倫星系所佔有的領土雖然依舊只有很小的一塊比例,但就發展前景上來說卻是遠遠優於茵薩特人。毫無疑問,只要將這種戰略一直持續下去,在這場持久戰中,人類必將贏得最後的勝利,這一點甚至是每一個帝國人都堅信不疑。

而且隨著與茵薩特人越來越多的正面交鋒,人類對於茵薩特人的瞭解程度也逐漸加深。就以羅賓所俘獲到那枚龍蛹蟲卵為例,這枚龍蛹蟲卵的蟲卵表層有著明顯的特斯拉線圈結構,其主要用途便是吸收星球大氣層中所儲藏的電離子,以供在它的生長初期滿足其體內的熱核反應所需。

特斯拉線圈是交流電之父尼古拉?特斯拉所提出的一種學術理論。透過高頻共振,特斯拉線圈可以產生頻率極高的高壓電流,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在舊時代,由於特斯拉線圈結構和原理都非常簡單的緣故,曾一度受到人們的追捧,認為其必將改變人類的能源產業,使得人類不用再為能源供應所苦惱。

不過在隨後的研究中,新時代的科學家們發現由尼古拉?特斯拉所提出的這種特斯拉線圈其實具有極大的危險性,或者說,它所生成的能量,實際上是在竊取星球本身的能量。

就如尼古拉?特斯拉的另一項研究‘無線輸電’一樣,不管是特斯拉線圈還是無線輸電,都要求與外界環境完美共振。換句話說,這種共振模式實際上是在竊取地球大氣層中電離層的能量,其不可避免的會破壞地球大氣層結構,使得電離層無法再束縛大氣,從而讓大氣層變的稀薄,而無法阻擋太陽所釋放的恆星風。

正是由於以上這些缺陷的存在,新時代的科學家們才沒有進一步開發特斯拉線圈這種對星球環境破壞性極大的高效能源收集方式。不過現在,在透過對龍蛹蟲卵的研究之後,以莉歐娜為首的科學家們發現,假如僅把特斯拉線圈作為一種特定性的戰略性武器的話,那麼就完全能以極為低廉的耗能就輕鬆摧毀一顆星球。這遠比用戰艦主炮狂轟爛炸來的高效,在面對那些已經有茵薩特人佔據,而沒有開發價值的行星時,這種經過改造後的特斯拉線圈將成為人類殲滅茵薩特人時最有力的武器。甚至除此之外,人類還可以利用特拉斯線圈原理,以某顆行星以及某顆天體為載體,利用特拉斯線圈超凡的能量聚集能力,形成一個暫時性可直通四維空間的人工黑洞。

雖然就目前來說,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還有些難度,要測試這種人工黑洞的時效和進入四維空間後所在的躍遷通道也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與茵薩特人的文明衝撞,無疑已經讓創造力驚人的人類收穫了第一個果實,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人類的星際航行技術不斷的突飛猛進,終有一天,人類會徹底壓制茵薩特人,成為宇宙中唯一的主宰……

……

第二百七十五章序幕與謝幕(上)

第二百七十五章序幕與謝幕(上)

2091年12月。WwW、QunabEN、coM

隨著羅賓作戰方略的有效實施,帝國遠征軍在大麥哲倫星雲已經初步站穩了腳跟,一系列的軍事建設與科研建設紛紛投入運營,這標誌著帝國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人類對於宇宙的概念,也開始在羅賓的有意引導之下漸漸開始向宇宙生命的角度改變,這使得人類不再單純的只把自己當成宇宙的開拓者,而以宇宙資源掠奪者的角度重新審視這片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