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目標。而針狀墨魚的口器則是它們的火箭助推器,透過噴『射』出高能量氣體獲得巨大的推力。另外在它們的體內還儲藏著比我們的炸『藥』更具威力的易燃化合物,被擊中後所產生的威力絕對不亞於一枚高爆彈。”霍夫曼大帝在途中一一介紹,以最為簡潔的方式讓羅賓大致瞭解這些生物兵器的作用。
“生物導彈?”
假如說那種形似甲蟲的‘獨角仙’生物裝甲還在羅賓的理解範圍內的話,那麼這種結構與墨魚類似的生物導彈就讓羅賓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了。畢竟把一種活生生的生物變成專用於『自殺』的導彈,這實在是有違生物原理,而且導彈的發『射』和目標鎖定這些事也由單純的生物本能來完成,讓羅賓感覺難以理解。
“人類的科技本來就是對其他生物的特殊本能的借鑑,就如雷達,我們之所以能開發出雷達系統,這是因為我們在蝙蝠的聲納探索中找到了靈感,從而發展出了雷達系統。而舊時代的潛艇,則是從鯨魚的身上找到了靈感。可以說,我們人類的化學本身就是借鑑了昆蟲的化學本能,而物理方面,我們的機械學在發展之處也大量借鑑了節肢動物。生物是很奇妙的東西,在舊時代,很多類似候鳥一般的遷徙類生物的一生能夠跨越大半個地球,而在這個過程中它們是如何定位的?在沒有雷達、沒有gps定位系統的情況下,它們是如何在一個準確的時間抵達一個準確的地點?呵呵……對於磁場、對於『潮』汐的瞭解,我們人類遠不如生物其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