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1 / 4)

趙括喜談兵學,自己也著書立說,軍中門徒眾多。趙奢死後,惠文王賜趙括襲封馬服君,軍中將領皆尊稱趙括為馬服子,子在當時是敬稱,如老子、孔子、莊子等,並非因馬服君趙奢之子得名。

以拋糧之法收人心一月攻破齊的麥丘,利用秦國和韓國之間的猜疑,離間秦韓使秦兵驚懼一月攻下閼與。足見其智勇兼備,初現崢嶸。與甘羅、蒙恬、韓非子、千里駒魯仲連皆為當世神童!

然而他沒能把神童的神話繼續,代老將廉頗將趙軍,敗於長平,被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rì,皆內yīn相殺食。來攻秦壘,yù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shè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明朝劉如孫根據這個有名的歷史故事,寫了一首詩《湘南雜詠》,其中有一句“朝野猶誇紙上兵”。後來,人們便引申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只會空談教條,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眾口鑠金,趙括至此徹底成為誇誇其談沒有真本事的代名詞。功績全無!只有真正的歷史學愛好者才能公平公正的看待趙括。

熊東遨《過長平古戰場》中言道:“莫笑將軍括,將軍未惜生。”說趙括一直戰鬥到最後,英勇戰死,為國捐軀,應該表彰。

葉風一邊回憶自己所知的歷史知識,接著問老者:“然則老伯以為令祖是何樣人?”

老者對曰:先祖將大軍輕出,擊敵不離,困於長平沁水之間,援軍不至而糧草絕,以致趙軍盡覆,陷家國於危難之中,若非老夫人與文王有言在先,九族盡滅也!三祖趙公興以馬服君之名改名馬興遷居西涼不毛之地。

這是很明顯的怨懟啊!傳了幾百年的子孫還有這麼大的怨言,趙括九泉有知必也傷心不已!想趙括雖然驕傲強狂了些,但是臨陣舉止適當,哪有如此不堪!勝者千古傳唱,一敗則遺臭萬年!解不開老者心中的怨結,祖孫二人怕是真要終老山野了。

想到此葉風蹶然而起冷冷一笑:

“風原以為足下乃慷慨豪邁心如霽月之士,馬服子親冒矢石為國捐軀,慷慨悲壯!豈料汝見事不明,輕信謠傳,怨懟先祖,不肖至極!!”

老者瞠目不知所言,心道這小子是什麼人,我祖先的事我還不知道?況且人們都這麼說,難道有錯?這小子看起來激動地倒像先祖嫡親後人!

“馬服子趙公括之敗雖有責任,卻罪不至此!輕出作戰是急功冒進了,然而安排的皮牢、晉陽守軍四十六天不能救援,不然怎麼能被困!”

“趙國之敗不在馬服君而在趙惠文王!身為王上臨陣換將此忌一也!臨陣換將指揮不靈,廉頗好用勇敢軍人為將,但多不善謀,不善統御。馬服子嚴明軍紀果斷裁撤將領,數敗秦將王齕。”

“文王不用虞卿之計何總楚、魏,此敗之二。趙之國力軍力均不如強秦,趙國力睏乏,不堪對耗國力,馬服子率軍出擊有何錯誤!秦強將武安君白起以五十萬軍對趙二十萬軍,趙公括亡其大半,使強秦jīng銳盡失,將領死傷無數!武安君自稱從未有此慘勝,若是你又能如何?”

“被困四十六rì,狼草耗盡,殺馬而食,馬盡食人而趙軍鬥志不懈!試問天下間除了馬服子還有幾人能夠做到?”

“秦昭王也說:長平之役,秦失六十萬,趙失七十萬,秦可謂小勝。而趙括死,武安君存,可謂大勝。”

“趙軍全部戰死後,武安君白起使人尋找趙括屍,不得,只找到趙括用劍以及鎧甲,白起極為傷心,以衣冠厚葬,取趙括劍自用。以昭王之睿智、武安君之大才尚且敬服馬服子,汝等子孫有何理由以趙公為羞?!子孫如此,趙公括於九泉之下必也憤恨不已焉能瞑目!”

葉風疾言厲sè把老者罵的狗血臨頭!

老者沉思不語,良久之後仍是黯然道:

“公所言也是有理有據,思之不差,唉,奈何眾口一詞,我等明瞭又有何用。”

“足下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