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似乎看上了魁頭。在魁頭獨自上路一天之後,魁頭遇到了步度根部落裡斥候。得知訊息的步度根大喜,在被漢軍擊敗以後,步度根帶著殘兵敗將逃回了自己的部落。而在得知蹇曼派出軻比能前往長安贖回魁頭的時候,步度根立刻帶人趕往長安,希望可以從軻比能手中救出魁頭。結果沒想到,自己還沒到長安,就遇到了已經被漢人釋放的魁頭。
這可真是緣分!
“大王,請接收步度根及其族人的效忠。”步度根單膝跪地,對魁頭請求道。隨著步度根的表態,跟隨步度根的將領也紛紛跪在魁頭的面前。
魁頭很感動,伸手扶起了步度根,“我的兄弟,魁頭在此發誓,只要一步度根不背叛我,我魁頭就一日不會背叛你。上蒼作證,魁頭若是違背此誓,願死在萬箭穿心之下。”
條件有限,效忠的儀式也只能從簡。在步度根對魁頭髮誓效忠以後,二人立刻開始商議下一步該怎麼辦。
在草原上,像魁頭、蹇曼這種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部落。蹇曼在成為鮮卑王以後,或許是為了收買人心,對待魁頭的部落,蹇曼並沒有刻意打壓。雖然這樣做讓軻比能感到很不滿,但此時魁頭卻要感謝蹇曼。要不是蹇曼的婦人之仁,此時的魁頭就只能做沒有親信的光桿司令,那是很危險的!
在聽了步度根的詢問以後,魁頭立刻下令步度根挑選精銳護送自己返回自己的部落。等到回到部落以後,魁頭也沒有貿然露面,他需要先觀察形勢。一開始步度根還有點不解魁頭的舉動,但在看到軻比能安排在魁頭部的人以後,步度根發自內心的佩服魁頭的先見之明。
魁頭部是魁頭的老窩,苦心經營多年。若是魁頭死了,魁頭部恐怕會被其他人瓜分,可如今魁頭回來了,不管是那些苦苦等待的,還是那些已經有了異心的人,全都老實了下來。軻比能安排在魁頭部的人在之間被魁頭部的人殺了個精光,百十顆人頭被堆在魁頭休息的大帳外,讓那些已經打算投靠軻比能的人暗自心驚。
親眼看到魁頭返回,魁頭部的人欣喜若狂。掃視了一眼跪在自己眼前的族人,魁頭沉聲說道:“你們都是我最親信的人,所以我不會懷疑你們。如今先王被蹇曼所害,我要帶領你們推翻他,你們是否願意追隨我?”
“……族長,你是魁頭部的族長,你的決定我們不會反對,只是依我們現在的力量,能夠是蹇曼還有軻比能的對手嗎?”魁頭部最年長的長老代表大家問魁頭道。
“我的長老,不用擔心實力的差距,除了我們魁頭部,在鮮卑還有許多人並不願意服從蹇曼跟軻比能。而我這次要做的,就是領導他們一起反抗蹇曼這個為了王位而弒君的暴君。”
“族長,你說先王是死在蹇曼的手裡?”長老驚訝的問道。
魁頭聞言耐心的解釋道:“事實就是這樣。先王只是被漢軍打敗,但卻並沒有被漢軍俘虜。先王的死,與漢人無關,而是蹇曼跟軻比能下得手。據我所知,先王撤離戰場以後,為了避開漢軍的鋒芒,準備帶領族人橫穿大漠休養生息。可就在準備動身的晚上,突然暴斃,緊跟著蹇曼就與軻比能接管了先王的軍隊。先王的死,蹇曼跟軻比能脫不了干係。”
“這個弒父的逆子,不配成為我鮮卑的王。族長,不,大王,請您率領我們,為我們鮮卑一族除掉這個殘忍的傢伙。”
“這是我的責任。”魁頭鄭重其事的答道。
大義的名分,這東西可以說是半點用也沒有,但也可以說是作用巨大。就比如現在,當蹇曼弒父的訊息在草原上流傳的時候,投奔魁頭的鮮卑人越來越多,在很短的時間內,魁頭的手下已經聚攏了大批的人馬,與蹇曼在軍隊數量上的差距日漸縮小。
對於魁頭的反抗,蹇曼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心趁這個時候魁頭羽翼未豐,出兵打敗魁頭。可幫兇軻比能還在長安,那些效忠軻比能的軍隊對蹇曼這個鮮卑王的命令並不理睬。蹇曼很生氣!但似乎除了生氣,現在的蹇曼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任由魁頭將手下的鮮卑人爭取過去。
遠在長安的軻比能在收到蹇曼派人送來的急報以後忍不住仰天長嘆。自己會親自來長安,目的就是魁頭。為了魁頭,軻比能可以說是已經有了不惜一切代價的心理準備。只是沒想到漢人卻搶在自己到達長安之前放走了魁頭,而自己還不能表現出不滿。如今漢人勢大,不是可以輕易得罪的物件,尤其是在知道魁頭拉起隊伍準備武力對抗蹇曼跟自己以後,這時候更不能得罪漢人了。
為了討好漢人,不讓漢人找到藉口出兵草原,軻比能只能耐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