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不擔心最後兩家誰也不買?”
“那到時就兩家一起收拾唄。”
對於劉福有恃無恐的樣子,郭嘉也有些無語。的確就如劉福所言,不管是劉璋還是張魯,關中軍上下其實並不是太放在眼裡。想要攻取益州,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其實並不是人,而是地型。多山的地型造成了益州境內關隘天險眾多,想要拿下這些一夫當關的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但隨著軍械的不斷更新換代,關隘天險已經不足以阻擋關中軍的腳步,尤其是隨著投石機的可拆卸重灌,攻城已經變得比以往輕鬆了許多。
攻城戰最麻煩的問題就是如何攻上城頭,一旦解決這個問題,憑著關中軍的強悍,這世上少有能夠堅守住的城池。
黃權如願見到了關中王,大禮參拜以後,黃權牢記張任的提醒,也不跟關中王客套,說明了自己一行人來長安的來意。關中王聽後沒有馬上答應,這是推說出兵需要與手下大臣商議,需要過些時間才能答覆黃權。
對此黃權早就有心理準備,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跟關中王約定三日以後會給自己答覆。
安排人好生照顧黃權一行人,關中王緊跟著又接見了聞聽訊息以後前來拜見的楊松。由於並不是頭一次見面,楊松顯得比黃權要放鬆一些。其實楊松這個人也沒什麼太大的毛病,就是太愛錢,為了錢,讓他幹啥都行。張魯這次派他當使者其實死錯誤的,讓一個愛錢如命的人來給人送錢,這本身就是在要楊松的性命。
討價還價這種事的發生必須建立在交易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為了追求利益而選擇的一種相互妥協的手段。可如今的漢中根本就沒有跟關中討價還價的資本,無論是從武力還是經濟方面考慮,漢中都處在絕對的劣勢。如果此時的張魯除了漢中以外已經拿下了大半個益州,那劉福還需要對張魯的要求所作一些考慮。可僅憑一個漢中就想要跟劉福討價還價,尤其還是在漢中跟益州交戰期間,這就叫人覺得有點自不量力了。
楊松比張魯更清楚眼下的現狀,關中可以不在乎漢中,但漢中卻絕對不能沒有關中。眼下南方的商路以為戰亂而斷絕,唯一能依靠的關中。可一旦得罪了關中,只要關中切斷商路,漢中用不了多久就會自亂。
所以楊松壓根就沒敢把張魯要他帶給劉福的話一字不差的說出來,只是想請關中王在漢中與益州這件事上袖手旁觀,兩不相幫,等到打敗了益州的劉璋以後,張魯會將武都郡送給關中作為酬謝。
拿一個郡作為報酬,所要求的只是關中軍兩不相幫,這種條件不可說不豐厚。可惜關中王的胃口遠遠不是一個武都郡就可以滿足的,否則他也不會命人將劉範送去巴西龐羲那裡。
在拿下關中以後,劉福就準備效仿當年戰國時期的秦國,先取巴蜀控制長江上流,隨後進取中原,平定天下。拿下巴蜀只是第一步,只有拿下了巴蜀,劉福才能放心出兵關外。當然劉福會有這個想法也是受後世記憶的影響。別人不把劉備當回事,可劉福卻半點都不敢輕視。這是一個從三五百兵卒的小軍閥最後混成一路帝王的人物,比他強的許多人都死了,唯獨他最終成功了。而他能夠建立自己的帝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取了巴蜀,否則僅憑江南四郡之地,是根本無法跟已經統一中原的曹操抗衡的。
曹操不好對付,但在劉福眼裡,劉備比曹操更難對付。如今劉備透過迎娶琅琊王之女成為了大漢皇叔,在青州的名望越來越高,將原本控制青州的北海太守孔融快要擠兌的辭官歸隱。
不管劉備在青州折騰的如何風生水起,劉福都不是太擔心,哪怕劉福憑藉青州成了一地諸侯,可青州北有袁紹,西有曹操,南邊的徐州雖然正在被劉備侵蝕,但揚州的呂布是不可能坐視不管,而青州的東面則是大海,憑藉如今的造船技術,劉備想要去海外發展基本屬於不可能。而被袁紹、曹操、呂布這三個強人圍著,劉備就算身邊有關羽張飛這兩個萬人敵也折騰不出太大的水花來。
劉福拒絕了楊松所提的要求,不過他話也沒說死,只是告訴楊松給出的價碼太低。對於關中王的貪婪,楊松很憤怒,可他又不敢當面跟關中王翻臉。一時間楊松體會到了藺相如給秦王送和氏璧的感受,可惜藺相如還能用和氏璧威脅秦王,可楊松手裡卻啥底牌也沒有。
一個武都郡就是張魯給出的最大籌碼,不敢擅作主張的楊松只能回到使館派人送信給張魯徵求意見。而在焦急等待張魯回覆的這段時間裡,楊松也在無意中見到了來意劉璋的使者。
劉璋、張魯分別派人前來關中求援的訊息也在劉福的授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