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1 / 4)

小說:漢牆 作者:蝴蝶的出走

袁家二子對待曹操的態度是兩個極端,袁紹視曹操為平生知己,而袁術則是打心眼裡的瞧不起曹操。自曹操奉迎漢帝入許昌開始,袁術就一直想要把漢帝給接到他的地盤。尤其是在鄭泰等人送信給袁術,有意帶著漢帝前往投奔後,袁術更是直接派兵。

可惜袁術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得逞。要論錢糧兵馬,袁術可以說是當世最強,即便是在河北的袁紹,同樣也不能跟袁術相比。可打仗光有錢糧是不夠的,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一個優秀的將領,往往可以左右戰局。而袁術的帳下,能拿得出手,或者說可以與曹操帳下那些名將相提並論的,也就只有一個紀靈,至於其他人,不過是空有幾分勇力的武夫。

袁術地盤大,人口多,需要防禦的地方自然也就多,紀靈只有一個,分身乏術。原本袁術帳下還有一員小將可以與曹操帳下的將領相抗衡,可袁術並不信任那員小將。尤其是最近,那員小將打著為袁術收復江東為名義,帶著三員家將,兩千人馬前往江東,但在過了江後,那員小將立馬翻臉不認賬,封鎖江面,與袁術斷絕了聯絡,豎起了自家的“孫”字大旗。如果不是兗州陳宮跑來告訴袁術眼下是奪取漢帝的絕好時機,袁術這回本來是打算派人先滅了孫策這個反骨仔的。

許昌此時留守的大將是曹仁,作為一名最擅長防守的將領,得知袁術來襲的訊息以後,曹仁一面派人向曹操報信,一面加強許昌的防務,一時間許昌城內人人緊張,那些試圖在袁術大軍到來時裡應外合的人紛紛低調了起來。

皇宮內,漢帝劉協緊皺眉頭的看著來求見的董承,試圖想要看透董承的心思。自從鄭泰等人被曹操誅殺以後,楊彪等老臣紛紛託病不再上朝,如今能夠幫著漢帝辦事的,就只剩下董承、王子服等寥寥幾人。可對劉協來說,董承等人忠心可嘉,但能力上卻是差強人意,基本上屬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貨,不想在這個關頭刺激曹操的劉協對董承的計劃很猶豫。

“陛下,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趁著曹賊尚未返回許昌,此時真是脫出牢籠,另投他地的時候。”董承一臉急切的勸說劉協道。

劉協聞言微微搖頭,問道:“董卿,那袁術可信嗎?你能保證那袁術不會是另一個曹操?”

“陛下,袁公路忠心為漢,此次一得到臣的書信,立刻領兵前來。而且袁公路來信說,他已命人在壽春修建皇宮一座,就等陛下移駕前往。”

“皇宮?他可說那皇宮是何時修建?”

“呃,這個信中並未提到。”董承微微一猶豫,低聲答道。

“當初曹操在許昌修建這皇宮用去了半年之久,而袁公路來信卻告訴你他已在壽春修好了一座皇宮。他在未得到你書信之前就命人修好了皇宮,他想做什麼?”劉協越說越大聲,董承聽得額頭見汗。

有些事是經不起推敲,被劉協這麼一問,董承也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可別剛離虎口又入狼窩。

“陛下,若是陛下不願去袁術那裡,咱們不妨去荊州劉表那裡暫時棲身。”

“劉表?”劉協聞言冷笑了兩聲,沒有回應董承的提議。想想也是,當初被困長安,身為荊州牧的劉表不是沒有機會派人前往接應劉協入荊州,可到頭來除了曹操給了回信,其他人皆是石沉大海。

曹操這裡雖然只能做個傀儡,可若是去了劉表那裡,保不齊就有可能暴斃。這種宮廷鬥爭劉協自小就從皇祖母董太后那裡聽過許多,他知道,能夠成為大漢天子的,這世上並不是只有他劉協一個才有資格。

一山不容二虎,原本荊州是劉表說了算,可劉協要是去了荊州,劉表勢必要將手中權力轉交給劉協,誰又願意將到手的權力拱手讓人。

董承見劉協不說話,試探的問道:“陛下若是不願去荊州,那陛下準備去哪?莫非是想要返回長安?”

長安是劉協心中的一根刺,從小錦衣玉食的劉協差點在長安被餓死,這種體驗太深刻,深刻到劉協不願去回想。聽董承提起長安,劉協不由冷哼一聲,說道:“回長安?那裡已經是李李肅的天下,我們回去了又有誰能聽我們的。”

“陛下有所不知,如今李李肅已經自身難保,遠在張掖的張掖王在擊敗羌王徹裡吉以後便發兵對尚未歸附的涼州三郡發起了攻擊。梁興等人不敵張掖王大軍,向李李肅發出求援,結果李李肅二人也被困在了涼州,此時雍州空虛,我等若是想回長安,此時正是時候。”

“正是時候個屁!”劉協看董承說的頭頭是道,忍不住出聲罵道。

董承被罵的一愣,就見劉協從皇座上站了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