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既然李兄執意如此,那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只是李兄,不知你準備用多少時日拿下金城。這張掖不知何時出兵,我們早做準備也能夠早些安心。”
“這個嘛,慢則三月,快則一月,我必拿下金城。只是成兄,這次出兵匆忙,我軍中的糧草已經所剩不多,還望成兄可以支應一些,待我拿下金城,一定加倍奉還。”李肅說到最後面露尷尬。
成宜見狀豪爽的說道:“些許糧草而已,只要能儘快拿下金城,送與李兄又如何?來人,速去準備一些糧草送到李兄軍中。”
“多謝成兄。張繡,你隨著一同去,以免兩軍生出誤會。”李肅向成宜道了一聲謝,對身後一人吩咐道。
“諾。”被點名的張繡答應一聲,邁步走出營帳。看著張繡離去的背影,成宜忍不住讚道:“好一個俊俏的小將,李兄,這人是誰家的兒郎?”
“呵呵,他的叔父姓張名濟,曾是董卓的手下,後來董卓被誅之後便歸順了我,也是一員悍將,可惜在與李的戰鬥中身亡。張繡是張濟的從子,如今接管了張濟的人馬,聽說他的師父是槍絕童淵。”李肅笑呵呵的說道。
“槍絕童淵?……李兄,非是我要挑撥離間,聽說那趙雲的師父似乎也是槍絕童淵。”
聽到成宜的話,李肅不露神色的說道:“是嗎?這倒是頭回聽說。不過成兄多慮了,張繡是忠義之人,不會因為同門的關係就揹我而去的。”
“如此便好。”成宜附和的點頭說道。
眾人商量完了日後的事情,當即分頭行事,成宜沒有多做停留,在送走李肅以後立刻下令出兵,趕去與張橫、馬玩匯合,將原先的營地留給了李肅。而李肅也沒有客氣,見狀等成宜帶人離開之後,立刻命人接受了營盤。
“主公,那個成宜漂亮話說的好聽,可給我們的糧草不過只夠五天之用,五天之後,我軍就會斷糧。”張繡一臉不爽的找到李肅稟報道。
“伯淵莫要在意,五天就五天吧,我想五天的時間,足夠我等籌足糧草。”李肅笑眯眯的安慰張繡道。
“既如此,末將這就命人前去準備。”張繡聞言抱拳一禮,就準備退出營帳。
“伯淵且慢,我有一事相詢。”李肅叫住張繡道。
“主公請問。”
“嗯,我聽人說,你與那趙雲都是槍絕童淵的徒弟,不知可有此事?”
“……主公,繡的確拜師童淵,只是童師在與繡分別以後是否又收了徒弟,繡也不太清楚。不過若是那趙雲也會使百鳥朝鳳槍,那可能就真是繡的同門。”張繡想了想後對李肅說道。
“這樣啊,你且去忙吧,待過幾隨我去金城城外邀戰,看看那趙雲是不是你同門。”
“是,主公若是沒有別的吩咐,張繡出去做事了。”
“嗯,去吧。”
。。。
第138章劉福有後
張掖
馬雲祿見到了傳聞中的張掖王劉福。看著只比自己大兩歲的劉福,馬雲祿思緒萬千。年僅二十歲,手握十萬雄兵,治下百姓超過兩百餘萬的劉福,已經是整個大漢諸路諸侯中不容小覷的一股勢力。與劉福相比,中原最近聲名鵲起的呂布與孫策,不免顯得遜色了許多。可以說劉福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有可能關係到涼州境內許多人的生死。
就比如武威的馬家,梁興等人既然已經動手,那就不可能輕易罷手,他們一定會想辦法在張掖出兵之前解決武威馬家,以便在之後與張掖作戰時沒有後顧之憂,而馬雲祿想做的,就是請求張掖儘早出兵。只是劉福似乎並不打算馬上出兵,對於馬雲祿的請求,一味的拖延,讓有求於人無法發作的馬雲祿心中暗生不滿。
“馬姑娘來啦,最近還好吧,徐庶那小子沒對你不規矩吧?”劉福笑眯眯的問馬雲祿道。
“多謝張掖王關心,徐庶很規矩,徐母對雲祿也很和善,只是馬雲祿心中有事,故特來向張掖王請教。”馬雲祿這次已經抱定了決心,如果張掖王還不肯馬上出兵,自己就告辭返回武威,說什麼也要跟家人並肩作戰。
“呵呵,馬姑娘不用急,我知道你有什麼心事?不著急,張掖出兵是肯定的,但出兵之前的準備總要做好,總不能說出兵就出兵吧。”
“那不知張掖何時能夠出兵?”馬雲祿追問道。
“前些時日不答應馬姑娘的請求是因為還沒有準備好,眼下已經準備好了,自然就可以出兵。明日吧,明日上午張掖就會出動解煩、遊奕兩軍前往武威。只是不知馬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