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猜測錯了,那劉封殺了鮑隆、陳應,對劉備也就無法交代,除了開城獻降,也沒有別的選擇。不管怎麼樣,結果都是一樣的,劉巴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至於如何對付鮑隆、陳應這二人,對劉巴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畢竟鮑隆、陳應是粗人,論心眼玩不過劉巴,在劉巴的熱情招待下,很容易就取得了這二人的信任。當他二人得到劉巴密報,說是劉封有意投敵以後,鮑隆、陳應絲毫沒有懷疑,聽從劉巴的建議只帶著二十名親衛去找劉封。倒不是鮑隆、陳應不知道多帶人馬,而是劉巴的勸說。
為了樊城的穩定,此事不宜張揚,最好秘密處理了劉封。劉巴答應做內應將劉封身邊的護衛全部支走,而鮑隆與陳應則覺得就憑他二人聯手,也足夠對付孤身一人的劉封。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鮑隆、陳應一頭鑽進了劉巴與劉封為他們設下的陷阱,一陣箭雨過後,兩個人都被射成了刺蝟,死不瞑目。而這樣還不算完,劉封在幹掉鮑隆、陳應以後更是對外宣佈這二人有意投敵,並以此為藉口,將樊城城中那些看上去不肯投降的將官都給軟禁了起來,美其名曰隔離審查,捉拿奸細。
身正不怕影子斜的眾將官就這樣被劉封一網打盡,直到劉封開城迎城外的遊奕軍進城,那些被軟禁起來的將官才醒悟,只是為時已晚,樊城大局已定,他們就算有心反抗,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到這時,劉巴再次現身勸說那些將官做一個識時務的俊傑,大多數將官無奈的接受了現實,當然也有幾個將官死忠劉備,而對這些人,等待他們的自然是牢獄生活。
樊城的兵不血刃著實刺激了奉命前往攻打江夏的司馬懿。自博望坡中伏退回宛城沒多久,司馬懿就受到了劉福的召喚,匆匆忙忙的帶著宛城兵馬趕到了新野。
在營門外,司馬懿負荊請罪的跪在外面死活不進去,得知訊息的劉福在看到司馬懿後不由感到好氣又好笑。本來劉福並沒有怪罪司馬懿博望坡中伏的意思,但看到司馬懿唱出負荊請罪這出戏碼以後,反倒打算教訓教訓司馬懿。
戰國時的將相和,說白了不過是一場政治秀。藺相如與廉頗之所以會留下負荊請罪這個千古佳話,不過是文臣與武將的一次妥協,只是為了能夠同心協力的對抗當時強大的秦國。可司馬懿這是幹什麼?他當自己是藺相如還是廉頗?明知道自己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卻偏偏給自己來這出,是在試探自己嗎?既然你想玩,那就陪你玩玩。
抱著這個心思,劉福快步走到跪在地上的司馬懿面前,當然沒有伸手去扶司馬懿,而是出聲問司馬懿道:“仲達,何必如此?”
“罪臣於博望坡中伏,折損了我西漢軍的銳氣,特來請罪。”司馬懿跪在地上,以頭觸地的答道。
“唉,仲達,人誰無過,只要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那就沒什麼大不了。想當年,朕親自登門請你父司馬防公再次出仕的時候,那時你還只是一個整日裡偷雞摸狗,不務正業的青年,卻沒想到也就是一轉眼的工夫,昔年氣得司馬防公恨不得大義滅親的混小子如今也做到一城太守的位置……”
地面很涼,也很硬,跪在那短時間還能忍受,可時間一久,司馬懿就有點受不了了,原本以為自己也就是跪在那裡一小會,劉福見了以後就會伸手扶起自己,卻沒想到劉福說起來沒完,就站在自己面前開始了憶往昔,而且一說起來就沒個完,滔滔不絕的連說了半個時辰,這才說到司馬懿不聽父親安排執意要進武學院,這要是等劉福回憶完,司馬懿的兩個膝蓋就別要了。
可這時司馬懿又不好打斷劉福的話,只能低頭聽著,心裡暗自祈禱陷入回憶的劉福能趕緊想起自己還跪著這個現實。
……
劉福很能說,連說了兩個時辰,這才像是剛剛發現司馬懿還跪在自己面前這件事,不由詫異的說道:“仲達,你怎麼還跪在地上?”
“未聞陛下允許罪臣起身,罪臣不敢擅作主張。”司馬懿趕忙恭聲答道。
“哦,既然……嗯咳,那個誰,給朕拿點水來,一點眼力價都沒有,朕口渴了。”沒有聽到自己最想聽到的話,司馬懿不由傻眼,抬頭望向吩咐手下親衛去拿水的劉福,而這時,郭嘉又走了過來,開口對司馬懿說道:“我再補充兩句……”
“……陛下,罪臣知錯了。”司馬懿趕忙對劉福說道。好傢伙,補充兩句?你補充兩句,別人再補充兩句,老子的膝蓋還要不要了?就是現在,老子都快要感覺不到膝蓋的存在了。
“嗯,這話你已經說了好幾遍了。”劉福隨口應付了一句。
“陛下,罪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