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此次興兵的理由就是因龐統在江上遇襲。而幕後主使是蒯家。只要楚王交出主謀,西漢自然也就沒有了繼續興兵的藉口……”
“異度,蒯家是荊州的世家,是孤王治下的子民,孤王不會為了個人的安危而將你蒯家交給西漢處置。”劉備打斷蒯越的話道。
“蒯越多謝楚王的厚愛,只是此事皆因我蒯家而起,蒯家又怎能置身事外。舍我蒯家而保荊州不受兵災之禍,蒯家義不容辭。”蒯越大義凜然的對劉備說道。
“不可,蒯家與我荊州本為一體。若是為了避免兵災將蒯家交出,其他世家會如何想,荊州百姓又會如何想?”
“楚王,舍蒯家而保荊州,蒯越覺得此事大有可為。”
“異度不必再說,若為保荊州而舍蒯家,孤王這個楚王做著又有何意義?連子民都不知道去保護的王。是不受收到子民擁戴的。既然西漢要戰,那就戰好了。”劉備一臉怒色的拂袖而去,堂中就只剩下蒯越與諸葛亮。
蒯越剛才與劉備說話的時候,諸葛亮一直冷眼旁觀,對於蒯越的提議,諸葛亮還是挺贊同的。如果是劉備派人將蒯家上下抓了交給西漢處置。那的確會使劉備失去荊州人心,但現在是蒯家自己主動提出來,那意思就大不一樣。
更何況諸葛亮已經隱約猜出了蒯家的意圖,請罪是假,與西漢搭上線才是真的。劉備入主荊州一來,蒯家因為之前的誤判一直不得劉備重用,蒯家這幾年的家業一直在縮水。而這次龐統返鄉祭祖,給了蒯家擺脫眼下尷尬地位的一線希望。
只是龐統這次回來只是返鄉祭祖,對於荊州世家的示好並沒有給予任何回應,這讓蒯家感到失望,而這次的事件又給了蒯家一個極好的理由。
“孔明,此事還要勞煩你去勸說楚王一二。”蒯越絲毫不見外的對諸葛亮說道。從關係上說,諸葛亮跟蒯家沾親帶故,蒯越作為長輩自然不會跟諸葛亮客氣。但是蒯越忘記了,諸葛亮對蒯家並無多少好感。
凡事皆怕比較,諸葛亮兩個姐姐分別嫁入豪門,但婚後的生活卻大相徑庭,嫁進龐家的二姐與姐夫龐山民夫妻恩愛,琴瑟和鳴,而大姐嫁進蒯家以後日子過得卻並不如意,蒯琪風流成性,經常流連青樓妓館,作為弟弟,諸葛亮又怎麼會對大姐夫蒯琪有好感,連帶著對蒯家不滿也就在所難免。
“此事關係重大,亮也不敢跟蒯先生保證,只能盡力而為。只是亮有一問,還請蒯先生如實回答。”
“孔明但說無妨。”
“蒯家此次予以蒯琪兄平息戰事,不知對亮大姐有何安置?”
在來見劉備之前,蒯越與兄弟蒯良商量了許久,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都做了分析,可唯獨沒有想到諸葛亮會在這時詢問有關蒯琪正妻的安置問題。蒯越也知道諸葛亮的大姐在蒯家過得並不舒心,便對諸葛亮試探的問道:“不知孔明對此有何意見?”
“亮的大姐嫁入了蒯家,自然也就是蒯家人,如何安置自然要由蒯家做主,亮這個做弟弟的只是關心一下,還請蒯先生莫要多有顧慮。”
蒯越想了想後對諸葛亮說道:“唔……這次蒯家倒黴,不能連累到旁人,你大姐與蒯琪這些年一無所出,這次不如就讓蒯琪與你大姐和離,不知孔明意下如何?”
諸葛亮聞言心中大罵。大姐無所出也是那蒯琪自己的問題,一天到晚流連青樓妓館不著家,大姐要是真有所出,那才是見了鬼呢。諸葛亮敬愛自己的兩個姐姐,在諸葛亮眼裡,兩個姐姐為自己付出頗多,眼下有機會脫離蒯家。諸葛亮自然不會反對。但贊同的話諸葛亮是不能說的,以免將來授人話柄。聽到蒯越詢問,諸葛亮連忙拒絕道:“蒯先生言重了,我大姐既嫁入蒯家,自然就要服從蒯家的安排。唔……無所出的確是七出之一,蒯家能夠讓我大姐與蒯琪和離,已經算是給諸葛家留了顏面,亮在此謝過蒯先生。”
“既然孔明不反對,此事待我回去就辦。還請孔明去勸勸楚王,莫要為蒯家給荊州惹來大禍。”
“亮自當盡力。”
等到諸葛亮離開以後。一直留在外面等候的蒯琪立刻竄了進來,急聲對蒯越說道:“叔父,孩兒知錯了,還求叔父莫要將孩兒交給西漢。”
蒯越很是失望的看了蒯琪一眼,不由長嘆一聲說道:“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琪兒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
“都是二管家蠱惑孩兒,孩兒一時鬼迷心竅……”
“住口!你身為蒯家子弟,犯了過錯竟然只知推到下人身上,一點擔當也沒有,我且問你,若無你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