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你我人在交州,對秣陵鞭長莫及,而帶孫紹來交州,雖然可以暫時確保孫紹的安全,但同時也會讓孫權肆無忌憚,因為孫紹一旦出事,孫權完全可以撇清關係,到時甚至會倒打一耙,說是我們害了孫紹。”
“可你將孫紹留在孫權身邊就能保證孫紹的安全了?”
“那不一樣。之前孫紹一直由老夫人保護,要是出了事孫權還有理由置身事外,但我當著江東群臣的面將照顧孫紹的事託付給他,孫紹沒事還好,可一旦出事,他孫權休想擺脫關係。”
“可萬一孫權鋌而走險……”
“他不敢的,為了一個孫紹而讓自己苦心經營的名望毀於一旦,這種事相信他是不會做的。而且有張昭這幫老臣在一旁盯著,他想下手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好吧,論算計人我是怎麼也比不上你,既然你覺得這樣做好,那就先這樣吧。我們商量商量對付魏延的事情如何?”
“……你在那個魏延的手上吃虧了?”周瑜略帶玩味的看著高寵問道。
“哈,我是什麼人,怎麼可能在那個小子手上吃虧……好吧好吧,我承認,我吃虧,差點被對方燒成一頭烤豬,這個回答你滿意了吧?”高寵有些羞惱的對周瑜說道。
“呵呵……”周瑜笑了笑,安慰高寵道:“戰場失利在所難免,這不算什麼丟人事,跟我說說經過,等咱們回了交州把丟的面子找回來就是了。”
高寵聞言點點頭,便將自己遇襲的經過跟周瑜說了一遍。並不複雜,一次輕敵冒進,再加上對方精心準備而已,也多虧高寵勇猛,魏延沒有攔住高寵,否則高寵就有可能葬身火海。
就如周瑜安慰高寵的那樣,戰爭從來就沒有全佔便宜的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佔便宜的時候,必然也就有吃虧的時候,機會對雙方是均等的,誰能抓住機會,誰就能多佔便宜少吃虧。
魏延的出現讓周瑜心生警兆,看來劉備已經基本放棄了南蠻,轉而將注意力投到了交州。只是讓周瑜感到納悶的是,劉備為什麼不將諸葛亮也派來交州。赤壁一戰,雙方雖然並未出盡全力,但周瑜已經預感到諸葛亮是自己的一個勁敵,比起此時人在交州的魏延,周瑜更關心此刻諸葛亮的下落。
而正在周瑜關心的諸葛亮此刻正在跑路,在送孟獲前去與西漢軍決戰以後,諸葛亮就毫不猶豫的帶著人馬離開了營地。一路上晝伏夜出,試圖返回荊州。但很快諸葛亮就發現想要安全返回荊州並不容易,龐統在擊敗孟獲不久就發出了懸賞,南蠻人各個都想抓住諸葛亮去向龐統請賞,要不是身邊還有人隨行保護,諸葛亮此刻說不定已經在龐統的大帳內做客。
第三百零五章狼狽的臥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肯花錢,總會有亡命之徒跳出來。離開孟獲大營的諸葛亮並沒有輕鬆幾天,就不再敢輕易接近南蠻人的寨子。
龐統明顯不打算讓自己平安返回荊州,在收服了南蠻以後,當即發出懸賞捉拿自己,而且一連發了三次,一次比一次的懸賞要高。搞得諸葛亮連自己身邊的人都開始疑心起來。財帛動人心,誰能保證手下這些人裡就沒有不動心的。
為了儘快返回荊州,諸葛亮再也無法如之前那樣猶如遊玩一般的撤退,一路疾奔,可即便這樣,依然有想要發財的蠻人不斷出現阻攔諸葛亮的去路。諸葛亮可以說是一路殺回了荊州,好不容易快要到荊州地界了,諸葛亮卻被大隊南蠻人阻住了去路。
這些南蠻人也學精了,知道僅憑自己寨子裡的力量不是諸葛亮的對手,乾脆聯合起來捉拿諸葛亮,到時好處大家一起分。諸葛亮手下有八百八陣兵,想要自保並不是很困難,可這些南蠻人卻不跟諸葛亮的人照面,將諸葛亮的人困在一處山坳裡,打算等諸葛亮彈盡糧絕之後在進去撿現成的。
八陣兵防守有餘,進攻不足,只能望著距離他們不遠的荊州地界唉聲嘆氣,已經到家門口了,卻被人困住,如果一直被圍困下去,兵敗是遲早的事情。諸葛亮看著谷中零散坐在一起休息的兵卒心急如焚。
諸葛亮是聰明,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算諸葛亮有天大的本事,可在這種外有追兵,內無援軍的情況下,諸葛亮也沒咒唸了。諸葛亮做事喜歡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在諸葛亮看來,當初出兵南蠻荊州天時地利人和一個不佔,出兵只不過是自尋煩惱,倒不如集中力量經營到手不久的揚州和經略交州。
可劉備是君。諸葛亮是臣,劉備這個君發話了,諸葛亮除非撂挑子不幹了,否則只能精力去辦成劉備交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