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3 / 4)

小說:漢牆 作者:蝴蝶的出走

明顯要更加好使一些。但有被說服的,自然也就有沒被說服的。那些不願意聽從閻柔、公孫康的人雖然叫閻柔、公孫康咬牙切齒,但眼下還不是跟他們翻臉的時候,閻柔跟公孫康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勸說,別無他法。

反劉聯盟內部已經開始出現兩個陣營,一個是想要投降西漢的投降派,一個則是準備跟西漢死磕到底的主戰派。主戰派瞧不起投降派的軟弱,而投降派則鄙視主戰派的魯莽。兩派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積越深,以往那些陳谷爛芝麻的舊怨都被翻了出來。眼下雖然還沒爆發流血衝突,但兩派的人見面連個招呼都不大的情況已經出現。如今兩派的人已經像是兩捆曬乾的柴火,只需要一點星火,就會發展成燎原之勢。

坐在火堆上的閻柔跟公孫康很清楚繼續這樣下去反劉聯盟遲早會不戰自亂,為了避免出現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人間慘劇,公孫康與閻柔當機立斷,由公孫康帶領主戰派繼續留在原地與西漢軍相持,而閻柔則帶著投降派返回後方休整。

這是不是辦法的辦法,繼續讓兩派待在一起遲早會爆發流血衝突,而一旦反劉聯盟出現內亂,在旁虎視眈眈的西漢軍是不會不抓住時機的。

反劉聯盟一部分兵力後撤對監視反劉聯盟的漢軍來說是好事,至少身上的壓力減輕了不少。早在反劉聯盟慘敗那時起,漢軍主力便隨同劉福一起北上迎擊東部鮮卑素利的大軍,留再反劉聯盟對面的,就是劉福帶來的十萬輔軍中的五萬人。這五萬人雖然不懼與反劉聯盟開戰,但這樣一來卻容易叫公孫康跟閻柔覺察到西漢軍的真實意圖。

為了保證漢軍對鮮卑軍的作戰順利,留守漢軍暫息建功立業的雄心,只是嚴密監視反劉聯盟的動向,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漢軍的反應雖然叫公孫康感到有些異常,但這種反應正是公孫康想要的,眼下的公孫康只是堅守營盤,希望等東部鮮卑素利率大軍前來以後兩家合兵利用人數的優勢扳回一局,至於其他的,公孫康暫時不做多想。

也就在公孫康傻等或許永遠不可能到達的鮮卑援軍時,劉福親率的漢軍精銳已經和南下準備與公孫康匯合的鮮卑軍遭遇。

透過那一次鮮卑與西漢的大戰,素利很清楚西漢皇帝劉福是個什麼樣的人。對待敵人,劉福從來就沒有手下留情過。在得知攔住自己大軍去路的是西漢皇帝劉福親自率領的漢軍精銳後,素利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逃,逃得越遠越好。但在從侄子成律歸那裡得知自己這方人數佔優以後,素利又有了趁此機會除掉劉福的心思。

素利很清楚劉福就是西漢的心臟,只要除掉了劉福,自己至少可以有十年的安穩日子過。眼下劉福兵少,輕敵冒進,這不就是天賜的良機!

野心矇蔽了素利那雙睿智的眼睛。素利只看到了除掉劉福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卻忘記用自己的大腦想想,劉福既然敢輕敵冒進,那身邊必有依仗,更何況劉福如今身邊雖然兵力不比素利多,但好歹也有八萬人,而素利也不過只有十萬人。

十萬雖然比八萬多了兩萬,但這兩萬人的差距劉福完全可以憑藉比鮮卑人更加精良的武器和更加矯捷的戰馬來彌補。

素利沒有考慮到這些,幾乎就是急於回到他信奉的大神懷抱裡去,在兩軍遭遇不久,素利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對漢軍發起了攻擊。

面對素利的主動進攻,這恰好正好劉福等人的下懷,原本還擔心素利的鮮卑軍會撤走,卻沒想到他主動靠過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為了能夠一次解決素利,劉福不介意暫時對素利示一下弱。

第290章貪心不足

西漢的正規軍目前有六支,解煩、漢安、鐵壁、遊奕、踏白、龍騎,原本乞活也是屬於正規軍序列,但隨著西域歸入大漢,乞活軍主將黃忠調任踏白軍主將,乞活軍也就歸入地方軍,如今由班超後人班祗統領,主要負責西域的穩定。。

這六支正規軍每一支的編制只有兩萬,不是不能招募更多兵卒,而是以西漢的財力,負擔不起六支正規軍的消耗。每一支正規軍都各有所長,除負責蜀中的鐵壁軍以步卒為主外,其餘五軍皆以騎兵為主。當初組建這些正規軍的時候,劉福就是以打造野戰軍為目的,攻城拔寨不需要這些正規軍出手,於野外消滅敵軍主力才是這些正規軍的主要任務。

在冷兵器為主的時代,騎兵可以算是陸戰之王,能打能走。無論是長途奔襲,還是馬踏聯營,都離不開騎兵。騎兵是進攻的兵種,用騎兵防守是大材小用。除鐵壁軍因為蜀中地形限制而以步卒為主外,解煩、漢安等正規軍皆是騎戰的行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