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漢人,只要看到一個,那這個烏丸部族就將面臨滅族之禍。一開始烏丸人不是沒有想過利用趙雲分兵的機會將這些漢軍騎兵各個擊破,但漢軍騎兵直接的聯絡卻讓烏丸人感到絕望,無論那一支千人騎兵遇襲,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其他千人騎兵的支援,而龍騎軍的報復是殘酷的,但凡是敢向龍騎軍舉起武器的烏丸人,無一例外的被殺死,龍騎軍不接受投降,更不留俘虜。
人性是自私的,在血淋淋的教訓面前,烏丸人也顧不得什麼同族之義了,往往在龍騎軍到來還沒有展開搜查之前,那些剛剛回到族裡享受族人崇拜沒幾天的烏丸人就被族人繩捆索綁的交給了到來的龍騎軍發落。
也就在趙雲帶著龍騎軍在屬於烏丸人的草原上大肆搜捕的時候,劉福親率漢安、踏白兩軍來到了幽州,與此同時,東部鮮卑也派兵南下,似乎有意與劉福在幽州邊境掰一掰手腕。
大戰一觸即發……
第288章百濟獻寶
劉福親至幽州,在讓一部分人心裡鬆口氣的同時,也讓幽州的各方勢力如臨大敵。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無論是烏丸人、鮮卑人還是遼東的公孫氏,都不認為劉福來幽州只是來遊玩一番就會回去。
從西漢這些年的對外戰事來看,但凡劉福出現的地方,就是西漢的主戰場,以前是西域,然後是雞鹿塞,如今終於輪到了幽州。
遼東新任太守公孫康最近日子很不好過,當初輕信了閻柔的說辭派兵相助,結果沒想到劉福沒有按照閻柔所說的那樣去找劉備、孫權或者袁尚的晦氣,而是親率大軍來了幽州。雖然官方說辭是劉福來為受到烏丸人襲擾的幽州百姓討回一個公道,可誰能保證劉福在收拾烏丸人的時候會不會摟草打兔子連自己的遼東一塊給收拾嘍?
叔父公孫度的死因對外說是身染重病不治而亡,可公孫康知道,叔父是被劉福親率大軍來到幽州給嚇死的。劉福的名聲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靠殺出來的,用屍山血海來形容都不為過,只不過劉福殺戮的物件多是異族,故此在大漢內部未失民心。百姓關心的是自家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君王對外是越兇狠越好,只要對自己寬仁就沒問題。
一想到自己當初不聽兄弟勸說一意孤行,結果給公孫氏引來可以算是天下第一大仇家的劉福,公孫康就後悔的只想撞牆。從劉福暫露頭角開始,但凡是跟劉福作對的人,似乎最後都沒有好下場。
西域各國王公貴族,羌王徹裡吉,鮮卑單于和連……這些血淋淋的教訓當初公孫康視而不見,直到這時才猛然想起,那些人墳頭上的青草恐怕都已經換過好幾茬了。
比起劉備、孫權這樣的豪雄,公孫康明顯膽氣不足,但這不代表公孫康就願意坐以待斃。為了對抗劉福,公孫康效仿袁尚聯合孫劉,自己也派出使者聯絡生活在幽州之地的各族打算聯合對抗劉福。不指望能夠擊敗劉福,只希望可以叫劉福望而卻步,不敢輕易對遼東動兵。
可公孫康還是不瞭解劉福,既然劉福會來幽州,就意味著劉福這次來的目的就是平定北方。就跟袁尚此時對青州動兵是一個道理,劉福也不希望在將來發起天下一統戰役的時候背後有人生事。
如果此時公孫康選擇歸降,乖乖交出遼東,劉福不見得不會給公孫一族一條活路,但很可惜公孫康選擇了對抗,這也就意味著遼東公孫氏會成為過去,再想要復起已經不可能。在遼東,姓公孫的並不單單隻有公孫康這一支。公孫瓚之子公孫祉雖然尚未成年,但憑藉公孫瓚昔日在幽州留下的名望,日後得到劉福支援的公孫祉取代公孫康只是時間問題。
也就在公孫康派人四處聯合想要組成反劉聯軍的時候,在劉福的大營裡,來了一夥自稱百濟王使臣的人。
劉福因為聽說對方是來給自己獻寶的,便親自接見了對方。只是一看到一副得意洋洋,目中無人的百濟使臣,劉福的臉色頓時不好看了起來。第一印象很重要,很明顯百濟使臣給劉福的第一印象很糟。
“百濟王使臣古爾奴拜見西漢皇帝陛下。”百濟使臣行禮對劉福大聲說道。
“使臣免禮,你說你此次來是獻寶,不知所獻寶物何在?”劉福意興闌珊的問道。在百濟使臣行禮的時候,劉福忽然想起了百濟是哪,這不就是棒子的祖先之一嘛。棒子的祖先當然還是棒子,對這些棒子會向自己獻什麼寶?總不可能送自己一根金箍棒吧。
古爾奴並未聽出劉福語氣中的敷衍,依然得意洋洋的,向後一伸手,跟在身後的隨從連忙雙手捧著一個托盤送了上來。
“此物乃是我百濟先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