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智的清明,沒有像之前那樣徹底暈死過去。
“這……裡……是……什……麼……地……方……”一個念頭在張啟帆的心裡浮了起來,只不過在這種虛無狀態中,他連思考都變得異常困難,整個念頭完整的浮起來,彷彿用了一萬年這麼久。
但隨著他的這個念頭浮現,波動再次一從他的身上產生,像漣漪一樣盪漾了開去。蕩著,蕩著,彷彿沒有止境一般,‘漣漪’一圈圈的擴散,擴散,不知擴散了多遠。
突然,‘漣漪’像撞上了什麼東西,開始反彈了回來,最後彈回了張啟帆的心中。那被漣漪撞上的東西清晰的在張啟帆的心中呈現出來。
謝謝vc影刺,lmxy,kchoi,想吃葉子的松鼠,v0,雲_泉,devil424,亓小龍,kchoi,joe7373的月票。
第二百三十二章伊恩艦隊
那是一批有著超長炮管,整艘飛船就是一根炮管和引擎所組成,沒有一絲多餘結構的戰艦。如果有人類軍迷在這裡的話,肯定會驚叫:殲星艦。
這種飛船正是和人類最強的武力艦殲星艦相同的建造思路,但科技等級更高,體型更龐大,而它們的數量是一萬艘。這種一炮能轟碎一顆星球的超級殲星艦,這裡整整有一萬艘,像軍團一樣密密麻麻的排列到一起。
這些超級殲星艦的排列方式是梯級並列,第一排在前面,第二排靠後一個艦位,第三排依次遞進。這樣可以讓一個橫截面上並列出更多的炮管。這是一種追求極限火力的陣型。
這些排成陣型的殲星艦,所有炮口都指著‘漣漪’最中心的位置,波動是由張啟帆所發出的,那漣漪中心自然就是張啟帆所在的位置了。
這些殲星艦靜靜的排列在那裡,一動不動,似乎在等待著什麼。不知過了多久,殲星艦動了,它們的炮口逐一閃爍起能量的光芒,進入了發射程式。
當所有的殲星艦的光芒都閃爍到極致,到達了臨界狀態,然後,所有殲星艦同一時間齊射出自己的炮彈。
每一顆炮彈,都是直徑達到一百米,長達在五百米左右,就像一根根巨型的圓柱,它們組成一面牆高速向前推進。
從表面看不出炮彈是使用什麼材質製造的,因為它的表面呈現出一種晶體般的光澤,在漣漪中呈現著半透明的黑色。也不知道是通體都由晶石製成。還是以別的材質為基底然後表面鍍晶。
晶體外殼的炮彈,更多是用在對付恆星等高熱星體。這樣的炮彈,幾炮下去。能把一顆和太陽大小的恆星轟成碎片。
晶體炮彈出膛後,便以接近光的速度前進,並且還不斷的加速著,可是張啟帆卻注意到,炮彈上並沒有輔助的推進系統。
沒有推進系統,還能在出膛後加速?
地球時代,人類使用的火箭導彈是有推進系統的,發射後能不斷的加速。而子彈和電磁槍是沒有推進系統的,出膛後。就已經進入減速的過程,直至最後動能耗盡或者擊中目標。
張啟帆還是第一次看到沒推進系統,卻還能在出膛後加速的炮彈,這讓他忍不住好奇,這是什麼科技?
仔細一看,張啟帆發現,晶體炮彈的表面在高速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的產生著一種高頻的顫動,這種顫動非常微小。但頻率非常的快,在這種高頻顫動,晶體表面的空間竟然被震碎了。
這還真是一個讓人震驚的發現,透過高頻的晶體震動。竟然可以震碎空間?這到底是什麼晶體?張啟帆這時也意識到,這些晶體炮彈根本不是用來對付恆星的,其真正的作用就是用來震碎空間。
表面的空間被震碎。晶體炮彈就相當於在沒有空間的虛無中穿行,本來它需要前進一米的。但前面有一毫米的空間被震碎了,那它就只需要前進零點九九九九米。就可以跨過這一米的距離了。
別看這一毫米好像微不足道一樣,但是因為頻率太高,每一秒都有幾億個一毫米在產生,於是就促使了晶體炮彈出膛後,還在不斷的加速。
本來就以接近光的速度出膛,繼續加速之後,炮彈很快就進入了超光速狀態。
超光速炮彈,張啟帆的心裡冒起了一個傳說中的名詞。
連大預言術都見識過的張啟帆,為什麼會覺得超光速炮彈是個傳說呢?因為物質速度越快,質量越大,當炮彈的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它的質量會變得無窮大,根本沒有任何力量能推動它。
人類的飛船為什麼可以進行超光速旅行呢?因為有能量護罩,以能量的方式,把其與空間進行物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