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因為這些能量迷霧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或缺,但太多了又會產生影響?所以才導致這種情況出現?
就好像氧氣對人類不可或缺,但長時間吸純氧卻會氧中毒。
轉了一圈,張啟帆在山體的一處凹陷的位置發現了一座人造建築,這是由六根圓柱組成的圓形,圓柱不知道是用什麼物質建造的,通體銀白。看不到一絲縫隙或接合的痕跡,就像是直接一體澆鑄成形的。
六根圓柱就這樣聳立在地面。圍成一個圓。至於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張啟帆看不出來。
研究了半晌。研究不出一個所以然,張啟帆也就暫時把它扔在一邊,繼續往別的地方飄去。
一座山體的表面積就有幾百個地球那麼大,如果是人類,一輩子可能都轉不完整座山。意念被限制的張啟帆,短期內想搜尋完這裡也是很難的,至少四十分鐘是不可能的。
四十分鐘連一座山都轉不完,整個小宇宙有多大?就算光子比張啟帆厲害十倍,也絕對不可能在四十分鐘內把這裡轉完。除非他有控制中樞的資料。
算算時間,差不多已經過了三十五分鐘了,如果光子不準備永遠困在這裡的話,那馬上他就要準備離開了。
剛想到這裡,山峰的頂部突然就傳來了一陣強烈的能量波動。
這座山峰是距離缺口最近的一座,如果光子沒有具體的目標的話,那肯定也會第一時間搜尋這座山峰。
果然,等張啟帆潛到山頂,馬上就看到了駐立在最頂端上的光子。此刻的光子就像一隻發光的大章魚,觸手一樣的光須不斷的揮舞著。
而光子的氣息也在不斷的提升,澎湃的能量震動著四周。
在做什麼呢?張啟帆遠遠的看了一眼,立馬退開。然後鑽進迷霧中,藉著迷霧的掩護往光子的位置移去。
幽靈形態本來就擅長潛行,更何況有迷霧的掩護。一直潛到距離光子只有一百公里的位置,張啟帆才停下來。
這已經是有迷霧掩護最近的距離了。再往前就沒有能量迷霧,張啟帆不知道自己在移動的狀態下。能不能瞞過光子的感知,他沒敢繼續冒險。
奪目的強光從光子的身上散發出來,這些光芒大部分都不是直射的,它們組成一條條細光帶,然後向光子的旁邊匯聚。
先是一個小光點產生了,在大量的光芒匯聚下,小光點產生了超新星爆發般的強烈光芒,隨著能量的不斷匯入,小光點的能量強度越來越高,與之相對的卻是光子的本體能量不斷的下降。
如果把光子比喻成一個瓶子,而他的能量是瓶子裡的水,那現在光子正在不斷的把自己的水倒到另一個瓶子裡。
等新生的光點的能量強度,差不多拉到與光子本體平齊的水平,能量的傳輸才停了下來。
本來就已經非常亮的小光點光芒突然又是一爆,然後才慢慢收斂,當光芒全部消失後,原本光點的位置此刻卻出現了一個與光子一模一樣的光影章魚。
把自身的能量平均分配,光子分裂出了一個擁有他一半實力的同類,整個過程就像細胞的分裂一樣。
這個時候,缺口已經開啟三十七分鐘了。
分裂出分身,光子的本體便頭也不回的離開迷霧,往缺口的方向飛去,最後趕在第四十八分鐘的時候離開小宇宙。接下來的工作,就只能靠他的分身去完成了。
其實從一進入遺蹟的第一刻開始,光子就知道自己這一行肯定是徒勞無功了,誰也沒有想到,遺蹟之內竟然會有如此大片的能量迷霧,能遮蔽所有思感和探測手段,這讓探索工作變得極度困難。
如果是像外面的虛空一樣空曠的所在,光子的意念一掃而過,能粗略的覆蓋幾光年的範圍,一些需要重點關注的區域就心裡有數了,再縮小一下範圍,很容易就能找控制中樞。
光子原本很有信心,就算遺蹟有一百光年這麼寬,他也能在四十分鐘內搜尋完畢。
遺蹟可能有一百光年這麼寬嗎?
沒有,可是它有能量迷霧。當光子的思感被壓縮得最遠只能延伸出一兩百公里的時候,想在四十分鐘內找到控制中樞,除非有神蹟發生。
幾乎是看到那些能量迷霧的時候,光子就意識到肯定要用分身了,只是分身需要損耗他大量的能量,得花個好幾百年才能完全恢復,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想用這一招。
可惜,迷霧裡轉了一圈,幸運之神並沒有眷顧他,連一座山峰都沒搜尋完,時間就差不多了。
從缺口離開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