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靈魂能量的能量,然後把所有的靈魂都轉化成靈魂能量,歸自己所有。
兩百萬點的靈魂能量,對星晶女王和光子造不成壓倒性的優勢,但如果是兩千萬點呢?又或者兩億,二十億,二百億點呢?
那時候。他的靈魂能直接泯滅一個星系,一瞪眼。就能把光子搓骨揚灰。
這就是創造的可怕,擁有如此變態能力的神族。又怎麼會悄無聲息的消失在宇宙中呢?
剛被自己的設想弄得有些興奮的張啟帆,立刻又心中一沉,連擁有如此變態能力的神族都消失在宇宙中,這個宇宙還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滅的嗎?
……
怎麼才能叫掌握個一小宇宙呢?
第一當然是能自由進出,如果連進出都不自由,自然稱不是‘掌握’。
第二,還要控制牽引點。
小宇宙是獨立於大宇宙的一片次元空間,它與大宇宙間的關係非常複雜,當它需要與大宇宙聯通時。一個位於空間上的概念就出現了。
這個小宇宙會在什麼地方與大宇宙聯通呢?是在北銀河系,還是在南銀河系?又或者在河外星系?與大宇宙聯通的這個點,就是小宇宙在大宇宙裡的位置了。
兩個空間並不是固在到一起的,聯通的點可以開在東邊,也可以開在西邊,如何把這個聯通點牽引到自己需要的位置?就比如納特人的那個小宇宙,被張啟帆牽著滿銀河系的跑,移動的真的是小宇宙嗎?
不,移動的只是小宇宙與大宇宙聯通的那個點而已。在某種程度上,這個牽引點和座標點屬性是一樣的。一個用來跳躍,一個用來聯通。
掌握了這個點,就相當於可以隨意的把小宇宙移動到任何一個角落。只有這樣才能算真正掌握它。如果連自由移動都做不到,很容易就會被敵人圍困,從而耗盡小宇宙內的資源。從而不得不投降或滅亡。
這種圍困的手段,在冷兵器時期就非常實用。到了星際時代,一樣實用。只不過圍城變成了圍困星球甚至星系。三五年,最多幾十年的圍城之戰,到了星際時代,往往動不動就幾百幾千年。
但是小宇宙因為有牽引點的存在,圍困的手段就不再實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