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亂說啊,孫策迷惑不解,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望了望周瑜道:“公瑾,這到底是咋回事啊?你的話讓我迷惑。”
周瑜見孫策一臉的疑惑,笑著道:“兄長,大熊這次到荊州去,其中就有我啊,我也是隨大熊去了趟荊州,並親眼見識過大熊軍的強悍,也瞭解了大熊此人確實是一代英雄,他並非是外邊世人傳說的那樣大字不識,是魯莽之輩,他太可怕啦,能將別人的心思猜個八、九不離十。”
孫策還是迷茫,看了看周瑜道:“公瑾,那你怎麼會和大熊認識呢?怎麼又和他同遊荊州呢?這從何說起啊。”
周瑜笑了笑道:“兄長,你們攻打皖城失敗後,大熊不知從啥地方知道世上有我這號人,就跑到舒城來找我啦,我和他暢談了一天一夜,我們什麼都談,二人都感覺非常愉快,也很開心。從交談中我發現大熊此人確實是名英雄豪傑,也有非常高的人格魅力,他的思維能力讓人吃驚,是那種跳躍式的思維方式;他考慮問題非常具有大局觀,雖然他本人說沒有讀過啥兵書,從交談中我也發現大熊確實未正規讀過啥兵書,但他對於兵法、謀略的理解確有獨到之處,他沒有任何框框套套約束,他的很多想法讓我意想不到,特別是在帶兵作戰方面,那他可是從實戰中總結出了一套非常實用的作戰方法、方式和手段。最難得的是此人愛民如子,和他交往沒有什麼壓力,他平易近人,他雖居高位,卻沒有高高在上。次**邀請我去參觀他的戰船,隨後就和他一起到了荊州。”當然周瑜沒有說他隨我到荊州還有個原因,就是被小喬的美貌給誘惑,這也是人之常情,自古英雄愛美人唄。
孫策聽後道:“公瑾,我雖然和大熊交過手,但我對他一點都不瞭解,知道的也就是外面傳說的那些,再有就是我父親原手下的將軍們知道一點,但他們也只知道大熊軍非常精銳,還是我孫家軍的恩人,其他的他們也說不出個一二三,既然公瑾和大熊有這麼一層關係,那就和我多說一下此人的特點吧?”
第426章 孫策崛起(3)
周瑜聽後道:“兄長,和你說實話,我和大熊雖然同遊了荊州,我們之間的交情也非常的深厚,按大熊的說法,我們的交情基本達到了兄弟一樣的情意,可以說是無話不說。但我本人對他還是覺得像迷霧一樣,還是看不懂,他做的事情時常出人意外,我們不能按常理來猜測、判斷他的想法,他有好多的想法那真是奇談怪論,很多常理行不通的東西,但到了他那裡就行得通啦。如在江夏一帶時,蔡冒、黃祖等人率近二萬大軍阻擊他,而他手中只有一千名水軍和五百名護衛,雙方兵力懸殊非常的巨大,而大熊則談笑自若。在那種情況下,他居然把指揮權交給了我這麼一個從未打過仗,從未帶兵作戰過的人來指揮,那他可是把自己的生命都交在我的手上啊,一旦失敗的話,那他就會丟掉性命;況且在那種情況下並非他當時手下無人指揮作戰,就是他本人原本就是指揮作戰的高手,但他卻放手讓我來指揮,而且自始至終他都從未插手過。兄長你想,有這樣的膽識、胸襟的人當世能有多少呢。和兄長說實話,如果我不是事先和兄長有約在先的話,那我真的有可能就投靠他啦。”
孫策聽後搖搖頭道:“公瑾,按你的說法,那大熊還真是個怪人啊,做事不按規矩,和傳說中的草莽英雄可是相關甚遠啊。”
周瑜喝了口酒後道:“兄長,最可怕的是大熊的識人,具我和他在交談中發現,天下的能人異士,他都非常瞭解,並把各人的特點、優缺點、能力瞭解得八、九不離十。就如同他說兄長你是名英雄豪傑,有一身勇武,也懂兵法、謀略,但個性較強,也知道你素有大志,不會長期屈居在袁術手下,還說你一旦擁有兵權就會離袁術而去,知道你手中有傳國玉璽,還說什麼你遲早會用傳國玉璽和袁術交換兵馬等。”
孫策聽後臉色鐵青,呆若木雞,他怎麼也想不能大熊會知道這些事情,他驚魂未定的道:“公瑾,大熊咋知道這些事啊,單說傳國玉璽這件事,這可是連你都不知道的啊。不過大熊說用傳國玉璽和袁術交換兵馬一事這到是個辦法,不過既然公瑾覺得大熊是一代英雄豪傑的話,以及將玉璽給袁術這笨蛋、傻子,還不如送給大熊呢,只要大熊給我一點兵馬讓我過江東去把母親給接過來就行啦。以後我們大家同去投奔大熊,想別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周瑜聽後看了孫策一眼,你真的會真心投靠大熊?你也想耍大熊,這怎麼可能,大熊可不是袁術,他對你可是清楚得很。“兄長,你真的想投奔大熊?這怕不是你的心裡話吧!再說了大熊也和我說過兄長不會在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