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當然不會把內心中的想法說出來,還是一本正經的道:“那就好生對等文若的家人。”
程昱道:“派往晉陽城內說服蔡邕、盧植等人的信使有訊息傳回來嗎?”
曹操不公派出信使到晉陽城內去說服盧植、蔡邕,還讓皇帝下旨給呂寧,讓呂寧大軍退兵;明知道不會有用,可事急亂投醫,也只能免務為之,希望會有奇蹟出現。
曹軍的情報工作原本是由荀攸負責,現荀攸生死不知去向,曹操就親自抓了起來;當然,在暗中曹操還有其他渠道的情報來源,這也是任何諸侯都會這樣做的,明暗二手都會重視。
曹操道:“具傳回來的情報,蔡邕、盧植二人避而不見信使,就連皇帝的聖旨也無人接收;現在傳旨的人還滯留在晉陽城中,沒有任何人理會。”
這樣的結果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如果是換做是自己一方,也會這樣行事;畢竟戰事有利於呂寧軍一方,談判永遠都是用實力在說話,戰爭的勝負才是談判的籌碼;把希望寄託在對方的仁慈上是沒有任何好的結果,所以的一切都是利益為準則。
程昱罵道:“看來蔡邕、盧植等人也變節了,也想尾隨呂寧做反賊了!”
都什麼時候了,還說呂寧是反賊,自古以來都是成王敗寇,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勝利者有權書寫,也有驕傲的資本;而失敗的一方誰會理會呢?所發出的聲音無人會關心,更不會重視,這就是所謂的歷史。
夏侯淵想了想道:“主公,乘郭嘉、田疇二路大軍還未到達許昌,我率兵馬護衛主公殺出城去,以圖東山再起。”
曹操苦笑3道:“妙才,護送我殺出城有什麼意義呢?沒有地盤,沒有軍隊,我還能東山再起嗎?呂寧會放過我嗎?別痴心妄想,還是好好想想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