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門道,難道他私下也做了海上的生意?”
鬚髮灰白的老者略微一沉吟,搖了搖頭:“範晉川為人方正清廉,他不可能沾那燙手山芋,聖上也恰恰是看中這點,才會將他放在江蘇。”
承恩公臉色更難看了,自打那事出了後,他臉色就沒好看過。他將棋子扔在棋盒中,站了起來,來回不停地踱步著。
“還有那清風老兒,不過是個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現在竟被人捧成了三清轉世。清塵子將他擠兌的只差自請求去,魏王府也不知怎麼跟他聯絡上的,竟把他當做了出頭的槍。”
“就算魏王不在京城,你忘了魏王妃?”
眼見這棋也下不成了,老者丟下棋子,來到窗戶邊,看了看窗外那幾株綠油油的芭蕉,方回首看向承恩公。
“當年她既能借力打力拉了太子下馬,婚後雖沉寂後宅,但魏王所開設的晉江書院,以及這幾年魏王府的種種棋路,背後都有著此女的影子。此女可不是普通人,你不要將她等同尋常婦孺視之,這趟利用清風道長破局,估計就是她的手筆。”
一提及當年惠王被拉下太子位這事,承恩公就覺得似有刀在他心口上挖肉。
一個無名小卒,竟妄動天庭,似乎打從那時候開始,所有的一切都不順了。而惠王失掉太子位,就是一切悲劇的開頭,他們至今沉浸在這個噩夢裡掙脫不出,甚至為了讓惠王重歸太子位殫精竭慮,這一切的都是因為那個叫做方鳳笙的女人。
他又怎會瞧低此女,他也不敢。
“都說女人頭髮長見識短,世間男子多瞧不起。可前有麗皇貴妃,後有魏王妃,這婆媳二人聯手,一個在宮裡,一個在宮外,都不容小覷啊。”竟是說得讓這從頭至尾都風淡雲輕的老者,忍不住也有幾分嘆息。
“恆之,那你說接下來怎麼辦?”
陳恆之,姓陳,名清華,字恆之。
乃陳家長房嫡長子,也是陳首輔的嫡長孫,其父名諱雙字平文,是前任承恩公陳平武的兄長,這陳清華自然就是現在這個承恩公的堂兄了。
他系出名門,才華橫溢,在當年的京城也算薄有才名。只可惜當時陳家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那時陳家的計劃是,待陳首輔致仕後,便由陳清華之父陳平文頂上。陳家乃傳承多年的官宦世家,陳首輔門生故交遍佈朝堂,老首輔年紀大了給兒子讓路,陳家再出一個閣臣不難。
只可惜計劃不如變化快,誰曾想先帝會突然暴斃。
先帝駕崩後,太子登基,太子妃就成了皇后。
當時,陳家即是權臣,又是外戚,建平帝表面不動聲色,其實是步步緊逼。這位當年的太子爺能安坐太子位二十多載,前有深受先帝寵愛的兩位兄長,後有虎視眈眈盯著皇位的弟弟們,可他依舊能在虎狼環飼的處境下安安穩穩登上皇位,足以見其手段。
無奈之下,陳首輔壯士斷腕,給承恩公一脈和陳家分了家,並斷了來往,又在幾年後讓陳平文帶著全家老小退隱江西老家,才算儲存了這一脈人。
陳清華就是這麼被耽誤了,他早有舉人的身份,卻一直未下場考進士。等到退隱江西時更要低調,便一直蹉跎到三十之年才下場考了進士,為了不引人矚目,不過是位列二甲之末,將將掛了個車尾。
之後便是館選,他竟又憑著運氣選了庶吉士,可入了翰林院後,他一直默默無聞,絲毫不引人矚目。
三年翰林,因他的刻意低調,自然也沒能留京,而是被外放了出去。
這外放之路,他走了整整二十五年。
他做過七品知縣,五品知州,四品知府,一直來來去去在外放的路上輾轉著,足跡遍佈了大江南北。
不是不想回到京城,而是不能。
只要中宮一系依舊得勢,就不適宜再多個在文官中頗有勢力的外家。
直到太子被廢,中宮一系被嚴重打壓,承恩公府也支撐不起門戶時,陳清華就計劃著回京了。
籌謀幾年,也不過去年才歸。
“你說要不要找人……”見陳清華不說話,承恩公做了個手勢。
陳清華搖搖頭:“先別妄動,週會剛才出事,如今又動魏王妃,你這是怕惠王的嫌疑太小了?還是再等等,一切等我這次入閣了再說。”
這次陳清華是以三品布政使的身份回京的,他即有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也有外放的資歷,若真想入閣,恐怕很多人都跟他比不過。
尤其如今的次輔趙書傑曾是陳首輔的門生,當年他與陳平文共同競爭入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