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1 / 4)

小說:飢餓的盛世(出書版) 作者:

即使不是中心,也佔據支配地位。”(《白銀資本》)當時中國的海外貿易,無論對東洋還是南洋,都是大量出超,處在非常有利的地位。

從外部環境看,17世紀後半期,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已經衰落,後起的荷蘭也進入衰落的過程中。英國還未走出革命後的內政困擾,其向東亞的大規模擴張是18世紀中期以後的事情。從17世紀後半期到18世紀前半期,可以說是東南亞海上力量的空白期。甚至從馬戛爾尼使華到英國有能力直接攻擊中國,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如果乾隆能透過馬戛爾尼訪華敏銳地感覺到迫在眉睫的威脅,並抓住這最後的時機積極經略海上,加強中外海上交流,並非沒有可能獲得大量最新西方軍事及科技成果,迅速趕上世界水平。(《16世紀至19世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海外貿易政策述評》)

可惜,這僅僅是一個假設。中國文化並沒有提供這個可能。中國人從這次交往中所獲甚微。

在馬戛爾尼離開中國後,乾隆皇帝得出結論說:

該國夷人雖能諳悉海道,善於駕駛,然便於水而不便於陸,且海船在大洋,亦不能進內洋也,果口岸防守嚴密,主客異勢,亦斷不能施其伎倆。

“便於水而不便於陸”,在後來的鴉片戰爭時期,中國官員得出的結論仍然與此毫無二致。

馬戛爾尼使團的到來對中國重大的後果只不過是在天朝的朝貢國名單中多了一個名叫“咭唎”的海外番國。在嘉慶十六年(1811年)開始重修的清代第三部一統志中就增加了“咭唎”一條。

雖然英國人拒絕下跪,惹得乾隆生了一肚子氣,但精明過人的皇帝仍然不願意放過利用這次英國人來訪標榜自己的統治的機會。英國人送來的大批衣料,被他賞給了大臣們,讓他們看看新鮮,並且特意說明這是英國人萬里遠來進貢的東西,以使“內外大臣共知聲教覃敷之盛”。不過,有一些大臣頭腦不夠靈光,收到賞賜後的謝恩折中未說明是收到了英國所進之物。皇帝對此深為不滿。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特意因此而降旨說:“本年英吉利國遣使赴京,祝禧納贐。朕因系遠夷所進方物,特命分賞,俾內外大臣共知聲教覃敷之盛。督撫等接奉後,謝恩折內自應將所賞物件系英吉利國呈進之處敘明。昨朱圭奏到折內即將此意敘入,乃本日蔣兆奎謝恩之折,止稱奉到恩賞啤嘰褂料一件,而於英吉利國所進並未一字提及,竟系無故而特加賞齎。所奏殊不明晰。”雖然英國人的進貢過程鬧得很不愉快,但清王朝上下仍然毫不費力地將此事歸納為聖朝光榮偉大的證明。長蘆鹽政徵瑞在奏摺中就這樣寫道:“聖主至德如天,外夷聞風向化,吉祥好事甚多。”直隸總督梁肯堂在奏摺中亦說:“英吉利遣使入貢,實為聖朝吉祥盛事。”

那幾樣最大、最精美的禮品,比如那個“大表”,被皇帝當成了裝飾品,分別陳列在了圓明園及大內。至於小件禮品,大都隨意處置了。英國人禮品中有一批金屬工具,這些“鋼鐵製成品”,是“為了皇帝陛下可以同中國同樣物品做一比較”,目的是展示英國金屬加工工業的發展水平。斯當東樂觀地認為,“將來東印度公司的船假如能開到天津,英國伯明翰和設非爾德的貨品(五金器具)只在北京一個地方就可以銷很多”。而皇帝是怎麼處理的呢?檔案記載,當年十月二十九日,皇帝把它們當成“鐵傢伙”賞給了造辦處的工匠們使用。“十月二十九日,庫掌舒興、催長恆善來說,太臨監鄂魯裡交西洋鐵傢伙一件,英吉利國進,傳旨,著賞給造辦處匠役用。欽此。”

那些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的軍火還有那駕沒法被皇帝看見的馬車則被鎖進倉庫,再也沒有人關心過。1860年英國人搶劫圓明園時,又找到了60年前他們進貢來的東西。“在金庫旁邊,就有一座較大的庫房,裡面放著馬車和大量的器物,這些器物都是成套的,幾乎不是鍍金,就是鍍銀,非常精美。蒙託邦將軍一眼看出,這是一個車馬庫,存放的都是歐洲貨,有公元1793年英使馬戛爾尼代表英王喬治三世,敬送給83歲高齡的乾隆皇帝的豪華大馬車,還有公元1792年在英國伍爾維奇皇家軍事學院製造的殺傷力極高、製作精緻的榴彈炮以及炮彈、炮架和牽引馬車等全套裝備,還有馬戛爾尼私人敬送的禮品。令眾人驚訝的是,這些進獻之物,竟然全都原封未動,絲毫沒有碰過的,上面落滿了灰塵”。(《故宮國寶宮外流失秘笈》)

英國人很奇怪中國人為什麼放著這麼好的武器不用,而一直以自己那笨重過時的火繩槍與他們較量。

二 英國人眼中的“康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