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
搖著頭,李子誠知道他們遠不能理解膠澳和連雲之間的聯絡,更不能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個堅持,或許正是因為對日本的瞭解,自己才會這麼堅持。
“德國人要歸還給咱們青島,可日本人卻“不”,佔據著關東的是日本,現在他們又想借著膠澳問題,向膠澳和山東也伸出了手,這當然會和中國的國家利益發生衝突。”
“國家利益!”
這個單詞是九世紀初到二世紀的國際社會中使用的最頻繁的詞語。在這一百年裡,國與國之間的yīn謀,外jiāo和戰爭都是以此為中心而展開的。也是它在外jiāo官和軍人中最流行的時代。
毋庸置疑,世紀從英國開始的產業革命在進入九世紀後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文明體制,其結果是以歐洲的產業國家為中心浮現出了戰國時代的現象。並演變成了向世界其他未開化的地區奪取殖民地和獲取市場的病態。國家開始有了這方面的生理需求。這就是所謂的帝國主義。
而日本的大陸政策是地理政治學的本能,還有一方面就是受到這方面的刺jī所產生的後果。其實當時日本的產業還沒有發達到需要向其他地域輸出他們的過剩商品的地步,不過他們也受到了歷史x…ng的刺jī。再加原有的南下本能,才會採取了維特所的近乎瘋狂的冒險的領土擴張政策。當一個國家一旦開始了這樣的行動時,要靠自制力來停止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一戰時發生的“山東危機”,就是日本試圖利用一戰歐洲列強無力東顧之機,試圖吞併中國的開始。
“假如日本向他所一樣,他們對中國沒有任何野心,諸位,其為何會對我等已接觸收膠澳不惜使用以武力,事實,膠澳不過只是日本向中國內陸擴張的第一步,眾所周知,中國之獨立依賴各列強利益之平衡,而今英德俄法四大列強陷於歐戰,不可自拔,日本又豈會坐視這一吞併中國之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