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地為這首慷慨悲壯之歌所感動。除了旋律的原因之外,大概,還是因為詩中那股抑鬱不平憂國憂民的情懷令人心有慼慼焉!
可是現在呢?依然是濃濃的不平之意,即便是現在。儘管大權在握,可對於現實卻依然如此的無力。
究竟……此時,或許只有這首古漢體詩才能表明他內心的一切,才能發洩他心中的不滿,這首《昭和維新之歌》是五一五事變(刺殺首相犬養毅)的主要謀劃者海軍青年軍官三上卓所作的,文中提到汨羅江、離騷,是為了表明自己與屈原憂國憂民的精神是一樣的,此時,李子誠的心境未未完不是如此。
他渴望著改變,嚮往著改變。他曾經自得的認為憑藉一已之力,他正在改變中國的命運,似乎也正是如此。
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的國際地位,什麼時候能與現在相比?中國的經濟形勢什麼時候能與現在相提並論?甚至於就連同千百萬民眾的生活亦發生改變,可是……這個國家依然是那個國家,這裡的官員依然是那些官員……
直到張作霖為一已私利洩密之後,李子誠終於醒悟了。他終於意識到,他並沒有改變這個國家,事實上,這個國家依然是那個國家,無論如何發展,無論國家經濟發展到什麼形勢。自己至多不過只是為這個病人注入了幾針營養液,把那些毒瘡化為暗瘡,可那些暗瘡依然在那裡腐蝕著這個國家的筋骨,依然在腐蝕著這個國家的根本。
根本性的改變,或許。只有一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