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進行完全避開敵方機群的轉移,但這種機動對於航空戰而言卻也是完全必要,每多拖五分鐘都有可能改變一艘戰艦的命運。
經過僅40分鐘的飛行,一波海颶風式戰鬥機就已經出現在了德軍飛行員們的眼中:由於是主場作戰。這些有更多時間用於爬升的英國戰鬥機便搶到了制高點,開始居高臨下的對來襲的德軍機群實施猛烈的攔截。讓德軍指揮官感到驚怒交集的是,這些英國飛機並沒有選擇與自家的護航戰鬥機纏鬥,而是將攻擊火力全部傾瀉到了後方的轟炸機和魚雷機上,僅僅數分鐘內,便有4架德軍攻擊機拖著濃煙墜下高空。儘管海颶風式戰鬥機不足以同ta…152正面交鋒,但對付攻擊機卻也是綽綽有餘,而由於這些飛機都攜帶了沉重的炸彈和魚雷,這使得它們在面對敵方戰鬥機捕獵的時候顯得更加反抗乏力。
不過,德軍機群卻擁有絕對的數量優勢。這一波前來攔截的英國戰鬥機不過70餘架。而德軍光是為攻擊機護航的戰鬥機就有18箇中隊216架之多,幾乎是對方的三倍。德軍攻擊機雖然防衛火力薄弱。但結成隊形的它們同樣組成了一片密集的火力網,竭力反擊著英國戰鬥機的靠近。過不多時,因俯衝攻擊而失去高度了的英國戰鬥機便被德軍機群所壓制,槍林彈雨密集攢射間,標有圓環的戰鬥機正在接二連三的向海中無力墜落。
“發現敵方艦隊!”一個渾厚中帶有興奮的聲音驀然在德軍飛行員的無線電通話機中響起。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一大片星羅棋佈的艦群陡然在德軍機群的前下方海域中出現。艦橋高闊,重炮巍峨,其各艦外觀皆清肅整潔,正是高懸聖喬治十字旗的英國主力艦隊。相隔仍有十公里之遙,英國艦隊中的大口徑防空火炮便響成一片;數以百計的133毫米或114毫米對空榴霰彈破空激舞,在飛行到預定的時間之後,這些炮彈便砰地一聲自行碎炸開來,將其內部所攜帶的海量鋼珠彈片向四周狂風暴雨般的傾灑噴射,形成一片預示著死亡的鋼鐵彈幕。
然而,這種大口徑防空火炮卻並不能對來襲的機群構成真正的威脅。雖然其7發/分或12發/分的射速對於反艦而言是綽綽有餘,但面對飛掠如電的航空器卻仍是力不從心;作為定時起爆的榴霰彈,它不僅需要被髮射到目標飛機附近,更需要在接近目標的時刻予以爆炸,而這無疑需要炮手對目標距離和提前量計算都有一個極其精準的掌握。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有如此逆天的開掛錶現。即便是另一個位面中的美國在給自己的127毫米高炮炮彈裝了vt引信之後,這種高炮的主要作用也僅限於在遠距離驅散來襲的敵方機群,為自己艦隊減緩防空的壓力。此刻,在德軍飛行員的視野中,英國艦隊的防空火力雖然煞是壯觀,但那些大口徑榴霰彈的爆炸區域卻都和自己飛機所在地相去甚遠。
在指揮官的命令之下,德國機群很快完成了攻擊目標的任務分配。英國艦隊中出現的4艘航母被列為優先目標,其中3艘的外觀都是德軍飛行員們所僅見:它們都是英國在海軍假日結束後開工的新一代光輝級航母,相比於前輩著力強化了防禦能力。除了這些具備遠端打擊能力的航母之外,那一眾宛若浮島平丘的戰列艦也在德國攻擊機群的獵捕目標範圍內。相比於伊麗莎白女王、納爾遜這些熟面孔,5艘全新的戰列艦吸引了德軍飛行員們更多的關注:它們雖然和納爾遜級一樣都裝備三座三聯裝主炮,但卻呈更為美觀的前二後一佈置,較舯部佈置主炮塔的蠻夷納爾遜不知高明到哪裡去。作為1933年才開工的戰艦,這還是德國人第一次在這麼近的距離上打量自己新對手的身影。
雖然德國攻擊機飛行員很想在更近的距離上一窺對方的全貌,但他們當中的相當一部分卻都沒有衝入對方小口徑防空炮所鑄成的火力圈內:原因無他,現在已經到了他們所攜帶的制導武器的有效射程了。在5千米的高空,向來以俯衝為業的ju…87們再沒有實施它們那經典的狂衝猛墜,而是像四發重型轟炸機那樣以平飛的姿態扔下了機腹上掛載的那枚炸彈。而相比於常規炸彈那圓滾滾的外形,這種炸彈卻更像是一架小型飛機:它擁有近4米的全長和超過3米的翼展,其尾部還裝有兩個用於改善飛行效能的小巧方舵。在重力的作用下,這枚造型怪異的炸彈開始以一個平拋的態勢向下急速墜落,從它運動的軌跡來看,其最終的命中位置距離目標足足有6公里的差距……
突然,一片刺目閃耀的橘紅色光焰驟然從這枚炸彈的尾部噴湧了出來。
喬治五世國王號戰列艦上,軍裝筆挺的英國艦隊司令托維正滿臉凝肅地看著天空中正在進行的激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