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腳底甲板處猛然傳來!
ps:感謝書友星空飛螢的月票支援、有酒不飲奈明何投的更新票和zhouyu1976的打賞~~~
那7章更新票作者是隻能看不能吃了。。。。身為上班族+慢手流的我,一天一更已是極限。。。
第477章沉沒的主旋律
14時12分,就在壯麗號發生大爆炸僅僅五分鐘後,屬於獵戶座級的君主號再度遭受滅頂之災:一發從遠方射來的305毫米炮彈如同閃電飛劈,雷霆怒撞在這艘戰列艦的艦尾處。雖然這一區域毫無疑問的是處於核心艙之外,沒有彈藥可供殉爆,但艦尾卻是這艘戰列艦的魚雷發射艙所在!
歷史上,各國在一戰時期建造的主力艦艇都安裝了水下魚雷發射管。設計師們的初衷,是想讓這些珍貴的主戰核心能多一層進攻和自衛的手段。然而在實戰中,為主力艦裝備魚雷的做法卻被證明是得不償失的:因為隨著戰列艦交戰距離的急劇增加,這些威力巨大的水下兵器,很難在動輒相距10km以上的戰列線決戰中找到一展身手的機會;而水下魚雷艙本身又處於核心艙的防護之外,在戰鬥中無疑面臨著被點爆並禍及全艦的危險。在1917年10月12日的阿爾比翁行動中,雖有防護缺陷、但仍堪稱一戰最強的德國巴伐利亞號戰列艦,便在芬蘭灣外被俄國水雷的觸碰爆炸殃及了艦艏魚雷艙,險些就將引發災難性的魚雷殉爆。
由於這一緣故,在清英的推動下,德國無畏艦從一開始就都放棄了在水下配備魚雷發射管的設計。而已經裝備魚雷發射管的前無畏艦,也在入塢維護的過程中將這一武器拆除,人員和裝備都悉數調往魚雷艇部隊。如此一來,不僅節省了一筆為數不菲的開支,主力艦在炮戰時的安全隱患也得到了消除。
與之相反的是。英國戰列艦上則始終保留著這一兵器。他們的無畏艦大都裝備3具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2具位於舯部舷側。另1具則佈置在艦尾。自從戰鬥打響以來,這些在魚雷艙中的水兵便成為了整支本土艦隊中最清閒的一群人:德國主力艦隊遠在己方魚雷的射程之外,輪不到他們有任何表現的機會。當德國炮彈轟然命中艦尾魚雷艙的瞬間,在封閉的艦底內部渾然不知外界情況的英國魚雷兵,還在樂觀的期待這場戰鬥能以皇家海軍的空前大勝而宣告結局……
“轟!”光浪炸吐,氣焰沖天澎湃,炮彈爆炸後的滾燙氣浪,和著激舞彈片在狹小的艙室中縱橫席捲;十幾個裝有高壓空氣的壓縮瓶瞬間崩爆開來。狂烈無匹的衝擊氣浪將四周的艙壁都炸得碎裂崩飛。而在高溫和強烈壓力的不斷刺激下,3枚靜靜躺在鋼架上的魚雷也被引爆,這登時就宣判了君主號的最終命運!
在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君主號的整個艦尾全部被炸成萬千碎段;無盡海水勢不可擋的急速淹沒戰艦的各個艙室,艦內水兵無不魂飛魄散的朝上方跑去。動作稍有遲緩,登時便被咆哮而來的海水兜頭衝卷溺斃。2。2萬噸的鋼鐵鉅艦向後急劇傾斜,彎曲斷裂的鋼板發出令人膽戰心驚的聲響,大量水兵開始接連朝海中跳去。過不多時,這艘裝備10門343毫米重炮的超無畏艦便迅速沉入了波濤滾滾的北海,只有海面上那一片片隨波浮沉的雜物油跡。還證明了這艘戰艦曾也如此真實的存在過!
炮火狂嘯,光浪爆湧如霓波。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射擊之後。德國戰列艦上的火炮似是徹底找到了精度,在形成跨射之後,不斷對處於平均彈著點附近的英國戰艦取得命中。常備排水量1。96萬噸的英國聖帕瑞歐號戰列艦,便在德國波森號10門305毫米主炮那雷霆海嘯一般的猛烈打擊之下瑟瑟顫抖;其甲板上火海層疊奔卷,左傾9度首傾3度的船體使得其右側螺旋槳距離水面只有一步之遙。
雖然屬於巨人級的聖帕瑞歐號擁有8門343毫米重炮,但在對方150毫米高爆彈的洗甲板之下,已經有3門炮因自身和伺服機械故障而無法開火。在連續被命中近二十發各型炮彈之後,致命的打擊終於來臨了。一發305毫米炮彈刺穿了其b號炮塔正面的280毫米裝甲,堆放在炮塔後方的十幾包發射藥被瞬息引燃;而在此時,正好有一發炮彈和數包發射藥被提彈機從防爆門中提出!
“轟隆!”從炮塔上方傾瀉而下的滾滾烈焰,瞬間在輸彈井內引爆了這枚炮彈;彈藥庫中的英國水兵只覺得當頭彷彿被雷霆所劈,整個世界都隨之劇烈震盪起來。過不多時,回過神來的他們便看到了自己此生的最後一幅景象:那道按照戰鬥條例關上的防爆門已經被嚴重擠壓變形,鏗鳴爆碎間,一團颶風海嘯般的火浪雲霓轟然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