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之而無不及(史實如此,首批英國遠征軍堪稱一流精銳),但其戰鬥方式卻和半個月前的法軍一樣,仍然停留在普法戰爭時期的那個年代。在一陣重炮的猛轟之後,大量英國士兵赫然排成整齊的密集佇列,昂首挺胸地向德軍陣地大踏步衝去,並伴有軍樂隊的演奏鼓舞這在大量裝備機槍的德軍面前顯然是找死的節奏!而英國人之所以還會讓步兵排成這種陣型,去大量進行毫無意義的送死,完全是由於他們的戰場經驗太過缺乏的原因。
在此前所進行的一系列戰鬥中,法國人那排成的密集進攻隊形,便在德軍的機槍面前吃盡了苦頭。無論是進攻阿爾薩斯的人間慘劇,還是在邊境戰役中的沉沙折戟,都有數以萬計的法軍士兵毫無任何反抗的失去了生命。在付出瞭如此多人慘遭屠戮的這一巨大代價之後,法軍也終於從血的教訓中學到了經驗,開始將進攻中的步兵陣型改為了散兵佇列。雖然這在堅實完善的塹壕防禦體系面前仍舊是徒勞的表現,但卻可以在普通的戰鬥中極大地減少步兵的傷亡率。
而英軍卻顯然沒有這一覺悟。由於他們在此前的邊境戰役中一觸即退、根本沒有像法國人一樣交足“學費”,對機槍威力幾乎毫無認識的他們,就這樣一頭撞上了死亡的血鐮。面對英國人所送上的大禮,德軍士兵沒有絲毫的手軟:他們熟練地架設起自己的馬克沁重機槍,朝著一排排列隊衝來的英國步兵猛烈射擊。
伴隨著重機槍那撕布裂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