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3 / 4)

力網,便讓施利芬的第一波聲勢浩大的進攻便如同烈日下的霜雪一般迅速冰消瓦解。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戰鬥中,進攻方損失1500人,而防守方僅有不到一個排的傷亡。

如此結果讓施利芬臉顏大墮。雖然他所擅長的是戰略謀劃和運籌帷幄,並沒有直接參與過正面交戰的直接指揮,然而他好歹也是在軍隊裡混了50年的元老級人物,如果在擁有6倍兵力和火炮優勢的情況下還打不死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那叫怎麼回事?經過一番仔細分析之後,施利芬終於明白過來,剛才之所以會造成如此慘重的傷亡,其關鍵便在於進攻時排成的密集隊形在機槍火力下完全就是送死,而橫亙在前的鐵絲網阻礙了部隊的前進,使得暴露在敵方槍口之下的時間更加漫長。想明此節的施利芬迅速對進攻做出調整,步兵的進攻不再排成密集的佇列,而是採用散兵線發動攻勢。與此同時,後方的火炮也開始裝填實彈並瞄準那些惱人的鐵絲網,有這些東西在,步兵便無法繼續前進而只能成為防守方的最好標靶。看著那一圈一圈的帶刺荊棘,施利芬心中百感交集,這東西的確能在對步兵的防禦中起到絕佳的作用。

新一輪的炮擊開始了,兩條綿延迤邐的鐵絲網群受到了實彈炮火的格外照顧,炮彈在近距離爆炸所產生的強烈高溫衝擊波的確足以將脆弱的鐵絲撕裂。雷鳴般的炮擊聲又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原本嚴密的鐵絲網在不少地方都被炸出了可供一人甚至數人進出的缺口;而當進攻方再度發動攻勢的時候,密集的方陣佇列赫然已經被鬆散的散兵線所取代。見此情景,清英不由得暗暗讚許,施利芬能在遭受一次挫折後就立即轉變戰術,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應變能力了。

不過,清英這條防線可是按照史實的塹壕防禦體系整整挖了2個月,雖然其綜合工程不如西線那四年如一日的勞苦工作,防禦力也較之大有不如,然而各項工事也都是初具規模,防禦體系的核心因素也是一個都沒有少。僅憑這樣簡單的戰術轉變,又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就攻破這條他精心構築的防線?歷史上一戰雙方几乎都是用的散兵陣來衝擊塹壕陣地,卻幾乎沒有一個不鎩羽而歸!

接下來的3天時間裡,雙方在戰線上展開了不分晝夜的攻防戰。期間進攻方雖然透過大範圍的炮火覆蓋消滅了一些防守方的機槍點,然而殘存下來的火力仍舊打得進攻士兵寸步難行。機槍、步槍、速射炮和後方的重炮構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火力封鎖線,每次都把參與進攻計程車兵打得成片成片的退出演習。最令施利芬感到懊惱的是,無論他的炮兵如何轟擊,防守方計程車兵都能像開了防護罩一般巋然不動。只要炮火準備一結束,己方進攻計程車兵出現在鐵絲網面前時,對方總是能打出極其狂猛密集的火力,將進攻士兵像打兔子一般大量放倒。而在夜間滲透進攻所取得效果也非常有限,防守方雖然視野受限,然而在壕溝中的他們仍舊比野外中的進攻士兵佔盡優勢,幾次滲透強攻都被對方打了回來,整個過程傷亡浩大,勞而無功。

施利芬決定孤注一擲。在第四天他進行了整整一天的炮火準備,甚至偷偷動用了5門本不該出現在進攻方陣列中的210毫米重型榴彈炮,之後把他所剩的全部兵力都壓了上去。然而在子彈和炮火所形成的彈幕面前,這次進攻仍舊被防守方給頂了回去。伴隨著一發演習結束的訊號彈的升空,滿肚子的不解和疑惑的施利芬在指揮所裡苦苦思索,自己已經做到了進攻方所能做到的一切,甚至還違規呼叫了重型火炮前來助陣,然而最終卻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第206章以打促變

柏林,夏洛騰堡宮。

八月的驕陽冉冉升空,燦爛光華熾烈如火,即便是在林蔭掩映下的避暑樓闕中,仍舊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它的溫度。空曠的大殿裡,德皇威廉正在最上首的末端負手而立,幾道光暈匹練如絲綢般傾瀉撒入,將他的身體映照得明暗而斑駁。

當清英和施利芬並肩走入大殿時,看到的便是這番場景。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公爵馳騁躍馬的巨幅油畫之下,威廉二世的身影顯得是那麼的渺小而瘦弱;不過他仍然倔強地昂起頭,想要平視這兩位一統德意志的帝國英雄。聽到殿門傳來清晰的腳步聲,威廉耳廓一動,用平緩的語氣輕聲問道:“結果怎麼樣了?”

聽到這在大殿中悠悠迴盪的清晰話語,施利芬老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之sè,道:“回稟陛下,是殿下獲得了演習的勝利,我沒能突破他所構築的防禦陣地。到了最後一次進攻中,我為了檢測這種防線的抗打擊能力,甚至臨時動用了並不存在於演習列表中的210毫米榴彈炮,然而最終仍舊是以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