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棄風帆的純蒸汽海上決戰,其中有太多的東西值得去參考和借鑑。19世紀末正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巔峰時刻,無數新思cháo新技術爆棚般地噴湧而出;在海軍這個領域,更是百家爭鳴,百鬼夜行。大炮鉅艦黨、小艦魚雷黨、綠水亂戰黨、遠洋襲擊艦黨……各種學說比紙巾裡的子孫都還要多,而且每個學派都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雙方為了控制本國海軍的發展方向,嘴炮爭鬥你來我往,根本分不清優劣對錯,委實難以權衡。而此番結束的大東溝海戰,則正好給了一個絕佳的例項教材;有了這個實際的例子之後,很多在嘴炮上吵得不可開交的東西都會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這對於海軍決策者們統籌全域性來說,其重要xìng不言而喻。如果能從這場海戰的經過結果中分析出一些東西的話,那麼本國海軍的建設將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隨著海戰詳細經過不斷的傳回國內,這幫在海軍上有著資深造詣的專家結合再自身理解,洋洋灑灑便是數千言。而僅僅一天之後,各種各樣的官方評論文章也刊登在了列強的各大報紙上面。
最為興奮的自然要數德國人了。不論是早年為北洋建造的“定遠”級鐵甲艦,還是近期兜售給清廷的“勃蘭登堡”號戰列艦,都起到了絕對的砥柱中流的作用,在海戰中的表現堪稱完美。次rì的《柏林rì報》用大量版面介紹了此次海戰的詳細經過,對三大遠的xìng能更是吹的天花亂墜:“……我們只要稍微分析一下這場海戰的經過,便可以得到這麼一個結論:清國之所以能夠獲得這場海戰的勝利,那些從我德意志帝國訂購的戰艦起到了決定xìng的作用。‘定遠’號領銜艦隊,高速衝襲;‘鎮遠’號奮戰一線,一炮卻敵;‘勃蘭登堡’號更是戰場上的仲裁者,如同暴走一般擊沉了敵方4艘艦艇。再也沒有哪個國家的戰艦,在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蒸汽時代的海上交鋒中,能比得上我德意志帝國建造的船了!”
“而面對rì本聯合艦隊大量速shè炮的攻擊,由我大德意志帝國建造的3艘主力艦,就如同怒海中的礁岩,狂風裡的青松,任憑敵方炮火再怎麼密集爆shè,自身卻是巍然不動!此次海戰,充分說明了德意志戰艦無與倫比的優秀和卓越;讓我們向設計師、船廠工人、以及所有為帝國海軍戰艦的建造而默默奉獻的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謝,你們是帝國海軍的未來,你們是帝國海軍的驕傲!……”
相比於德國媒體志得意滿、長篇累牘式的對自家主力艦的大吹大擂,英國《泰晤士報》的評論則要顯得務實許多。他們在報紙上詳細敘述了此次海戰的起因和經過,並對結果做了頗為準確的點評和分析。“……當rì本艦隊排成一字縱列殺將而來的時候,清國海軍選擇了楔形橫隊來迎;顯然,清國海軍的指揮官想效仿28年前奧地利的特格霍夫將軍,來一場東方的‘利薩海戰’。儘管他們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仍舊暴露出了很多令人瞠目結舌的問題。”
“第一,那艘德國戰列艦與清國海軍代差太遠,屬於舷側交戰的產物,可是清國人卻把它和2艘艦艏交戰的二等鐵甲艦編為一組,使她在開戰伊始只能發揮三分之一的火力,極大的限制了她威力的發揮。如果清國敢於調整海戰陣型,讓那艘戰列艦和2艘‘致遠’級巡洋艦組成一個小隊,和rì本第一遊擊艦隊抗衡的話,以那艘戰列艦的巨大威力,必將能取得更加輝煌的結局。第二,在雙方艦隊相遇的時候,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清國艦隊明明已經洞悉了rì本艦隊的迂迴意圖,竟然還是隻以區區6節的航速緩慢航行。這麼做的結果,使得rì本第一遊擊艦隊有充足的時間做出繞行的戰術機動,直接導致了清國右翼2艘戰艦的迅速崩潰。如果不是rì本艦隊自擺烏龍,將自己脆弱的後隊拱手送給了清國海軍主力,清國海軍即便能勝,也會無比艱難,斷不會像現在一般輕鬆。”
為了解釋英制戰艦在海戰中大量沉沒的尷尬場景,擺脫因這場海戰可能產生的英制戰艦外銷危機,《泰晤士報》特別解釋道:“……在這場海戰中沉沒的8艘戰艦中,的確有很多都是大英帝國建造的艦艇;但這卻並不能說明大英帝國建造的戰艦存在問題。因為被擊沉的戰艦都是下水超過10年的舊式艦艇,已經不能勝任新時代海戰的需求,它們的沉沒雖然在意料之外,但卻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大英帝國在最近幾年建造的艦艇,就完全對得起它的買主了。由大英帝國為rì本承建的‘吉野’號巡洋艦,在此次海戰中給予了清國右翼2艘艦艇最致命的打擊,其他帝國建造的軍艦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rì本海軍之所以會在海戰中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