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一章 一意孤行
第三十一章一意孤行司馬懿其人,少即有聰慧之名,曹操起兵勤王之時聞其名曾數次徵辟,但司馬懿稱病拒辭,直到曹操自任丞相之時,才以強迫手段將他留於帳下。荀攸等人雖知司馬懿才思敏捷,但對於其屢次假病推辭的行為極為不恥,覺得此人太過矯作,一直有些不太樂意與這個後輩接觸,而二十九歲的司馬懿也是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個新來的短時間內很難獲得大家的認同,所以為人也極其低調,除了與劉曄等有限幾人關係稍好一些以外,平常連話都不多說幾句,不想今日軍議之上,正是這個平時極為低調的司馬懿一語驚人,數語之間便精確的分晰出眼前的大局,其所提三策與賈詡先前在荀攸書訪之中所提完全相同。荀攸府中雖然看似防備簡陋,但其實暗哨密佈,異常森嚴,對於手下的重要謀臣,曹操極為重視,其防護之力甚強,而荀攸等人書房秘談之計顯然是不會被別人所聽去,如今司馬懿能提出與賈詡幾乎一樣的計議,只能說是智者所風略同了。幾位謀士不由狐疑的看向司馬懿,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不顯眼的小子倒也頗有眼光。隨著文學掾司馬懿提出的上中下三策,軍議之上的尷尬氣氛總算有所緩和,文武將吏各自交頭接耳小聲談論起來,或戰或和之聲隨處可聞。這讓原本鐵青著臉的曹操神情有些緩和起來。一直以來,曹操都認為集思廣議才是解決問題之道,一個人苦思瞑想,不僅效果有限,而且很容易鑽進牛角尖,如今軍議之上眾人竊竊私語互相商談的情況正是他所期望的,想到此,曹操的眼光不由再次落到司馬懿身上,傳言此子“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如今看來確實不錯,自已強行召他入府看來也是明智之舉,如今正當年,稍加磨練必成大器。此時,武將佇列之中,走出一魁梧威猛之人,身上鱗甲隨著走動之聲,齊齊而響,武將抱拳說道:“丞相,大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賊皆膽寒,此時退兵雖乃萬全之計卻也極為可惜,末將以為當起大軍分兵四散過江,劉備屯兵江夏所領士卒不過二萬,屯兵長江南岸之外,還需防備江東孫權,根本無力阻擋我渡江大軍,一鼓作氣擊潰劉備進兵江夏、長沙諸地,失去長沙之險,江東孫權所領南方士卒又豈是我軍之對手,數月之內當可踏平江東,平定南面指日可待,何需等候數載。”此人聲音粗壯,略顯沙啞,字字有力,句句強勁,一番話語更是鏗鏘有聲,極為震懾人心。一旁眾將聽到此語,皆點頭都是,表示贊成,武將自是好戰,赫赫戰功於前,他們怎肯退兵,前番被曹仁搶得先鋒之職,已讓他們眼紅不已,如今四十萬大軍集結,正是建功立業一掃江東之時,讓他們退兵回許都,豈能甘心。曹操聞言點頭說道:“妙才之言正合我意。武陵、零陵、桂陽三地雖貧乏,但既已請降,便是我大漢城池,蒙陛下信任令我揮軍南下,以討賊寇,又豈能擅做主張棄城於賊寇之手,陷百姓於不復之地,如此豈不損我大漢威名。”眾人聞言不由齊齊躬身說道:“丞相英明”!看到眾人皆無他見,曹操便接著說道:“既如此,便按仲達之計,盡起大軍直擊江夏、長沙……”不等曹操說完,荀攸再也忍不住心頭壓抑的疑慮出列說道:“且慢。”對著驚訝異常的曹操,荀攸躬身說道:“丞相,大軍南下須謹慎行事,當三思而行。”曹操看著這個一直沉默不言的中軍師直到自己下令出擊之時才開口阻擋,心中自有些不痛快,但他知道荀攸見識頗佳,極有其獨到之處強忍住心中一絲不快,和顏說道:“公達之意如何?”“丞相,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三十餘萬大軍每日消耗極大,糧草軍械之跟進出不得絲毫差錯,南郡、武陵、長沙之地雖只一江之隔,但長江寬闊,江水洶湧,油江之處暗礁頗多,稍有不慎便會損傷慘重,南下之議,還需從長計議。”“公達之言確是有理,不過此事我早已思及,江陵、孱陵隔江而望,此次江面雖較寬闊,但江水平緩,可於此地設立水寨,調荊州水軍至此駐防操練,同時於兩岸各置箭塔巢樓,多置拋石車、強弩等利器,於北岸沿江設立烽火臺,百里警戒,重重防護可保糧道無憂。”荀攸搖頭說道:“荊州南部之地,河流非只長江一道,過武陵直擊長沙,亦需過洞庭、湘水,為防敵兵突襲糧道,沿路更需重重警戒,如此一來,士卒疲敝戰力堪憂,長沙堅固,昔日孫文臺任太守時,便數次修整,城牆皆用青石壘成,外引湘水為城河,易守難攻,劉備手下士卒非荊州之兵可比,數萬大軍攻城,亦非急切之間可下,如此一來,只為長沙一地,便需消耗大量錢糧,非明智之舉。”停了一下,荀攸不顧一旁程昱的焦急暗示接著說道:“況且,一旦攻佔長沙、江夏之地便直面柴桑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