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三章
關羽顯然沒有魯肅那般文雅,一聽到王朗乃是奉令前往江東宣旨的,二話不說,便令人將他綁了起來,如今各處都在處理戰後的煩瑣軍務,關羽鎮守南郡可沒空跟他囉嗦,直接綁了送往襄陽,省事。
可憐王朗剛剛還在咒罵著魯肅、孫權皆乃卑鄙小人,但相比之下,江東好酒好肉的招待他與關羽這般殺氣凜然相比,真可以算得上活菩薩了,被綁著雙手丟在囚車上從南郡押到襄陽,幾十里路程的顛簸幾乎讓他那把老骨頭給拆散了。
直到第二日正午時分,一眾到達襄陽,在城門下面,王朗好不容易見到城樓之上的劉備時,激動的連聲音都顫抖起來了。
“數年未見,劉豫州對待故友之法,還真是別出心裁啊!”
劉備早已接到了關羽的探馬哨報,知道囚車中人乃是王朗,他本也極厭惡此人,但看他如今兩鬢斑白被鎖在狹小囚車之中,動彈不得,不由有些心軟,輕嘆一聲道:“吾弟雲長只言在烏林捉了一名曹賊亂黨,不想卻是王大人當面,實在是鹵莽的緊,還請大人多多包涵。”
王朗哪裡相信劉備的鬼話,奈何此刻人為刀我為魚肉,根本沒有一點反抗的力量,只能孱孱苦笑了一下道:“想是關將軍忙於軍務,無暇顧及些許小事吧!”
話已至此,劉備倒也不好再說什麼了,便下令士卒解開囚車,將他放將出來,常言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怎麼說與這個王朗還曾同朝為官。如今再如此對待於他,恐為他人所恥笑。
沒想到,劉備話一出口,一旁的諸葛亮便高聲喝道:“且慢!”
一向極為低調的諸葛亮,此刻言如利劍,直刺眾人耳膜,短短兩字盡然震的眾人一驚,尤其是剛剛鬆了一口氣的王朗,更是被嚇了一跳。
不顧一旁劉備有些詫異地眼光,諸葛亮接著說道:“不知王大人所為何來?”
王朗迅速從驚訝之中回過神來。眯眼看了一下高高在上的諸葛亮,腦海一陣翻滾,眼前的形勢該如何應對?劉備表面仁慈,內心卻也是極為狠辣的主,一個不小心,說不定腦袋便不是自己的了,不過劉備一向以忠於漢室自居,搬出當今天子出來,應該能起點作用吧,況且那封昭書已被關羽那廝搜了去。瞞也瞞不住了。
“我奉天子之命,前往江東傳旨。何以會至此,那得問江東之人了。”
“奉天子之命?”諸葛亮不由輕笑了起來,嘲笑道:“恐怕是奉了丞相之命吧!”
“混帳,黃口孺子豈敢辱我大漢天威?聖旨乃天子聖諭,豈容冒犯?”
諸葛亮見王朗聲色俱厲卻也不以為然,只淡淡說道:“自光武中興之後,我大漢漸以三公九卿之製取代宰相一職,相權平分三公之手便是為相互制約,皇權、相權、兵權、監察之權分置才能穩定朝堂,防止皇權、相權過大失去控制。引起大亂。至靈帝起,外戚專權、宦官當道,相權淪落小人之手,終至大亂。而今天下戰亂四起,天子年幼,皇權本就孱弱。曹操迎天子於許都之後不將兵權交歸朝廷之手,反倒以丞相一職總攬軍政大權,置皇權於不顧,莫非有不臣之心?”
王朗豈肯示弱,不由反嘲道:“朝堂之事,又豈是你這等毛頭小輩所能參透?你自以為學識淵博,通曉古今,實際卻是死記硬背不知變通,當今亂世,叛賊四起,若是三權分立,平叛之事便增加諸多累贅,不利於時機掌握,丞相總領軍政要務,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不想王大人食君之祿,卻是忠於賊事,亮雖不才,卻也羞於與之為伍了。”側過身去,諸葛亮對著劉備說道:“主公,此等不忠不孝之人留在荊州實在有損主公聲譽,還是趕快送到對岸去吧!”
“吳侯也是,生怕弄髒了江東土地也就罷了,直接送往江北都省心,何苦又要禍害荊州?”看著城下幾乎被氣的吐血的王朗,諸葛亮接著說道:“王朗,枉你活了一大把年紀,卻說出如此幼稚之言,真是可悲又可哀,亂賊四起固然嚴重,但相權凌駕於皇權之上,天子社稷朝夕不保,恐怕就不是嚴重所能形容的了吧。虧你還說的出是權宜之計,念你一大把年紀,實在不忍殺你,還是速速回去吧!”
“另外告訴曹操,我家主公奉天子血詔討賊,不蕩平奸佞小人,絕,鹿死誰手,戰場上再見。”
諸葛亮一番搶白痛罵,根本就沒有給王朗開口的機會,在他地示意之下,連囚車都沒讓下,便令士卒將王朗送往江邊,送過漢水。
劉備等人像是被諸葛亮的反常舉動所驚,個個默不作聲,直愣愣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