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才不和父王喝酒呢!”李初一嘀咕了一聲,道:“對了,父王,您著急忙慌地把我拉回來做什麼?”
李元霸懶地搭理他,擺擺手,道:“承乾,你和他說,我先去讓白明準備好午膳,你也好長時間沒在我府上用膳了,中午就別走了!”
得,被抓了壯丁了。
“是!”李承乾這回沒法子了,只能點了點頭。
第九百四十六章‘反制派’和‘維制派’
貞觀二十四年二月初一,這對於大唐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一天,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準備,大唐皇帝李世民下旨,對皇族進行改制,一系列的措施,就像是雨後春筍一般,接連下達。
剛剛得知這道聖旨的時候,舉國震驚,全國上下,所有的百姓臣民們都不敢相信。
從此之後,這天下雖說仍然是家天下,可是皇帝卻變成了幾年一輪換,這不是亂套了嗎?
先不說百姓們如何吧,單單是不同意的皇族子弟以及大臣們,就一個接一個地蹦了出來。
最讓人感到意外的,這最先跳出來反對的,竟然是太尉,也就是李世民的大舅子趙國公,長孫無忌!
作為李承乾最堅定的擁護者,長孫無忌幾乎把所有的寶都壓在了李承乾的身上,畢竟從之前的種種跡象來看,有資格繼承皇位的就只有太子李承乾、三皇子李恪這兩人了。
而以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瞭解,李承乾繼位成皇的可能性最大。
可是從現在看來,這個希望已經被徹底打破了。
沒辦法,改制之後,但凡是李淵孫子輩的人都有了登上皇位的希望,他李承乾不一定就是唯二的人選,因為李元霸的兒子李初一,甭管是能力還是個人魅力,都和李承乾不相上下,也有著極高的希望。
所以,這道旨意剛剛下達,長孫無忌就瘋了,長孫家這麼多以來的努力,就這麼被皇帝的一句話給抹除了,長孫無忌怎麼可能不瘋呢?
於是,長孫無忌直接開始聯絡屬於他那一派系的文官武將們,並且聯名上書。直諫李世民,想要他收回聖旨,撤銷改制的決定。
有了出頭鳥。那些本就對改制存在意見的,皇室血脈比較邊緣化的王爺、郡王們。也跟著一起蹦了出來,說李世民這樣做有違祖制,是在消弭皇族對大唐帝國的影響力。
當然了,事情都是相對的,有人阻止,自然也有人支援。
從始至終都知道這件事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還有其他幾名曾經追隨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們,他們對於李世民的聖旨倒是表示無條件地支援。
反正他們只要知道這皇位還是他們李氏皇族的就可以了。而且皇帝換屆選舉,遠比指定繼承要強得多,這樣至少就杜絕了出現昏君的情況。
於是,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那些‘反制派’,與房玄齡和杜如晦為首的‘維制派’,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這場戰爭開始的時候,還只不過是口水戰,可是隨著制度向著整個大唐皇族的推廣,口水戰漸漸升級成了政治鬥爭,甚至是軍事鬥爭。
各種明爭暗鬥。乃至刺殺層出不窮。
一直做壁上觀的李元霸,在‘維制派’死了一個工部侍郎之後,終於怒了。當初的想法‘執法殿’,終究還是成立了。
執法殿由李元霸親自執掌,殿中的兵士們全都是從神武衛中挑選出來的精銳,而且他們的裝備全都是神機府中特意研製出來的最強力火器。
其他的各衛兵士們,連想都不要想擁有!
執法殿在秘密成立之後,李世民和李元霸還特意對‘反制派’下了最後通牒,可是那些‘反制派’根本就不鳥李世民和李元霸。
雖說名面上表示收斂了,可是私下中仍舊我行我素,暗殺與迫害更是從來都沒有斷過。
畢竟這些‘反制派’的人。上至王孫貴族、太尉、宰相,下至郡王、侍郎。全都是手握大權之人,在他們看來。即便是皇帝想要對他們動手,也多少會有些顧忌才對。
可惜啊,他們太高估自己了,也把李世民和李元霸的決心低估了。
原本還想要放這些‘反制派’一條活路的李世民,在看到這些人所作所為之後,終於下定決心了。
……
貞觀二十四年三月初一,皇宮深處,執法殿總殿。
一身黑袍的趙三炮快步衝了進去,他一臉的陰沉之色,看起來心情很不好。
在殿中商議的李世民和李元霸被驚醒,兩人豁然抬頭,看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