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配合。”
此時的李承乾早已經被嚇住了,徐陽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鬼谷稱號在宮中已經流傳頗久,而且有許多人都相信那鬼谷子的事蹟是真的。畢竟能讓一面鏡子發光,預知蝗災大雪這種事情,不是一般的僧人道士能預言的,也只有鬼谷子,能看預知古今。
“徐師請說,本王定會遵照。”李承乾訕訕的說道,明年就是他的行冠禮,屆時他的太子之位就會完完全全的確立下來,他可不想出現什麼不可預知的問題,對自己登上皇位造成影響。
“從我鬼谷鏡中。隱約能看到太子殿下是下馬不慎,摔在地上所導致的腳疾。所以殿下若想身體平安,必須去尋得一匹性子溫順之好馬,將我鬼谷符印貼在馬的額頭上,平日出行不得換馬,騎乘下騎時也要小心一些,可保無虞。”徐陽覺得這話一說,李承乾以後騎馬一定會小心一些了,但願他不要再像歷史上一樣,摔成一個跛子。
徐陽其實一直對歷史上的那個李承乾很好奇,從史書中來看,他從小聰穎賢明、溫文爾雅,老師生病,還知道親自去探望,寫文章也都是立志要當一名好皇帝的節奏。可是似乎成年之後,一下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簡直就是判若兩人,老師的勸諫讓他覺得厭煩,居然派人去刺殺,整日不再關心民生朝事,反而變的有些嗜血殘暴,整天崇尚突厥文化,並且說出:”孤若為皇,敢勸諫者,殺四百人,朝中孰再敢諫?”這種混賬話,可以說,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是什麼導致了一個五好少年走上了一條叛國殺人犯的道路?徐陽很是好奇,翻遍史書中,李承乾青少年時期的事情都沒有說過,只是在正史中稍稍提過一次,說的是李承乾在快要加冠成年的時候,患上了腳疾,導致性情大變,基本上從此就很少出宮了。
這個訊息雖然很短,可是其中包含的資訊讓徐陽覺得,就是李承乾日後發生改變的關鍵。
身為皇太子,李承乾無時無刻都在被人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都象徵著天威,可正是這樣一個公眾人物,居然因為一次落馬摔傷了腳,變成了一個跛子,這就如同禿頂的李亞鵬、被抓的黃海波、吸毒的王學兵一般,輿論風暴一下子就在宮中將他淹沒。
和後世的人不同,當時的李承乾年紀很小,怎麼能承受的瞭如此瘋狂的風言風語,他恨,他怨,可是沒人能拯救他,深宮的牆像是一面巨大的圍城,將一個少年的自信擊的粉碎,一次又一次的仰望著高牆圍起的一小塊天空,李承乾的內心是悲憤的,他的父皇是天下之主,可是從小到大陪著他的時間很少很少,他的母親是天下之母,可是卻不能隨意相見,滿腔的悲憤無處訴說,那個時候就是李承乾放棄一切的時候。
“待我為天下之主,當帥千人從西北忘川飛馬,行突厥可汗之禮!”這是一個少年最終選擇的解決途徑,忘記自己是大唐的帝王!當一個野人的可汗!這樣就可以不用在乎那些禮儀象徵!
這是一個悲情的人物,眾人皆以為是他自己不務正業、嬉戲胡鬧才被廢,他的被廢只不過是一場很普通的政治鬥爭,弱肉強食,他敵不過對手,被人擠下馬來,可是誰知道他的可憐?
他本身就不適合政治,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他原本只想一心一意的做好一個皇儲,孝敬好他的父皇。他明白,在他的身後有無數雙眼睛看著他,有的希望看著他成為一代英主,有的卻希望他倒黴、栽跟頭,好讓他們或者是他們的主子登上太子的寶座。他何嘗不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可惜,他不能!他不具備涉身政治的人應該具備的狠心。
不過現在好了,有徐陽在,用一個後世人的金手指,在悄然的改變著歷史程序,原本對突厥文化很好奇的李承乾,被徐陽曾經教育,’蠻夷之洪荒,必為下等。’已經慢慢打消了學習突厥文化的念頭,原本有些男孩調皮的性子也是大為改觀,因為徐陽曾經告訴他,鬼谷的手機鏡中,他的事蹟將會被後人傳頌,說他是一位冷靜賢明的帝王,其成就不輸他老爹李二,這樣年幼的李承乾心花怒放,一舉一動現在都充滿了帝王的範。
至於他的那幾個兄弟,徐陽也都曾經和他們一對一的交流談話了一番,紛紛用手機鏡欺騙他們日後都是一代賢王,子孫後代綿福永享,讓他們從小就接受自己只是一代王侯的定位,免得日後再對那個滿是鮮血的皇位產生什麼興趣。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似乎形式一片大好,幾兄弟現在都已李承乾為長,沒有了絲毫爭風吃醋的念頭,李承乾變現的越發的像一位太子,舉手投足間更加彬彬有禮,對待幾位弟弟也沒有了往日的冷漠,反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