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2 / 4)

小說:大唐城管大隊 作者:江暖

等一眾大佬也是著震撼了一把,估計今早上的大朝會沒準他們幾個也會跳出來反對自己。

李二津津有味的看著文官集團不少人跳出來指責徐陽,甚至有個緋袍老頭都跳出來指著徐陽的鼻子罵徐陽‘豎子扯虛呼’了。

徐陽似乎對這場面有些沒反應過來,一副任你橫行霸道,我自巋然不動的厚臉皮模樣。

等到官員跳的差不多了,指著一個不會反罵的人罵架其實是最沒意思,文官集團差不多罵累了,徐陽才道:“陛下,明年初夏,關內將有大蝗災,還請陛下早做準備。”

好嘛,這傢伙,官員們罵了半天,人家根本就不在乎,當場就有一個白鬍子緋袍老者被氣暈過去。當時就被御醫抬了下去。

其實這根本不能怨徐陽,身為一個二十一世界的現代人,什麼罵人話沒見過,網上的那些水軍噴起來連上帝都害怕,去你媽了個b,日你大爺,操你奶奶,如此問候全家女性十三代的話徐陽已經是看的雙眼麻木了。

相比在朝堂上那些老者罵的話,簡直就如同小孩子過家家一般,“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汝何不以溺自照。”搞不好徐陽都聽不懂對方在罵什麼。

“哦?徐陽你曾說你師傅神機妙算,終算得明年蝗災,你師傅可曾說過破解之法?”李二意興闌珊的問道,他一想到明年有蝗災便覺得心中發賭。

“家師曾道,蝗災之事,關鍵在於預防,一定要在初春將蝗蟲卵全部清理,那樣便能避免大規模的蝗災出現。”徐陽很認真的說道。

“臣以為這鬼穀道士信口雌黃,蝗蟲卵小若米粒,如何能清除完畢?簡直就是有辱朝堂斯文。”那緋袍微胖的傢伙似乎和徐陽牟上了,處處和徐陽作對。

“臣也以為文從先生所言有禮,蝗災乃是天降異災,如今陛下兼聽聖明,怎會遭遇天譴,如此可見這鬼穀道士謊言亂眾,以求揚名。”

“臣等從諫!”

一眾大臣皆是端著玉牌站了出來,和旁邊孤零零站著的徐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下整個朝堂似乎有三分之二的官員都站到了那邊,一眾大佬沒有發話,武將集團仍是在看戲。

大殿上還剩了有三分之一的官員在觀望,這些官員大多清正廉潔,品德高尚,沒有多麼嫉妒徐陽能獲得高管爵位,當然還有很多是在等大佬們表態。

李二是最喜歡看到殿中文武百官形成對立的,這才是帝王的御人之道。

“臣就不明白了,這些官員總是張口閉口陛下聖明,便否定了蝗災,眾所周知,久旱必蝗,這是自古的道理,跟陛下仁不仁政沒有任何關係,如今關中已經旱了三年有餘,山東那邊又是百年不遇的旱災,如此條件,蝗災不發生才怪。”徐陽看到滿朝文武這麼多愚昧的便有些氣憤道。

“臣以為徐公所言極是。”一身紫袍的房玄齡突然站了出來。

(感謝駭世丨天狼、孤馬上路、我去年買了個超額的打賞拜謝!)

第四十七章再臨大朝會(三)

政治覺悟這個東西,往往是天生的,古往今來玩政治的,沒有幾個不是精明極點的,徐陽就沒有偉大的政治覺悟,所以註定他不是個當官的料,所以也註定了他的政治面貌上只能總填一個‘群眾’。

但是相比房玄齡來說,那簡直是瑩火與皓月一般,房玄齡是誰,唐朝當世第一宰相是也。

《新唐書》對老房的評價是“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或以事被讓,必稽顙請罪,畏惕,視若無所容”。

能在新唐書中的此殊榮的也就是杜如晦能語氣並肩,‘房謀杜斷’說的就是他倆,從隋末的天下大亂開始追隨,到為李二爭權奪位,再到天下已定的位列宰相,這樣一位傳奇人物的政治嗅覺敏銳的簡直不是一般人。

要不是日後的子嗣房遺愛和高陽公主謀反,房家本來可以封妻萌子,靠著老房的功勞簿混一輩子,當時房玄齡的兒子很多,原本都是要直接殺頭的,最後也大多都是發配邊塞,足以可見老房的功勞有多大,以至於日後的帝王都會考慮他的從龍之功,不讓他房家血脈斷絕。

這也從側面看出老房的政治玩的到底有多溜。

“臣以為徐公所言極是。”房玄齡剛剛說完,兩儀殿上的氣氛就有些不對勁,房玄齡的處事大家知道,一向平易近人,所以他領班朝會時,大家站的都很隨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