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3 / 4)

小說:大唐城管大隊 作者:江暖

尉遲寶林和程處默二位函使到了之後,又是一陣道賀,劉棟良再接過禮函,開啟之後,裡面放著一張精美好紙,展開一看,就是“通婚書”,上寫“徐陽,鬼谷傳人一派,第二十七代弟子,未有婚過,承賢膝下有女令淑有聞,四德兼備,願結高援。瑾因媒人劉七,敢以禮請。脫若不遣,貯聽嘉命。徐陽奉上。”

劉棟良放下書信,也拿出一張書信,是寫好的《答婚書》,上面的內容也是伉儷難得的言語。

這封信要放進同樣規模的禮函裡,送給尉遲和處默二人,勞煩他倆再帶給徐陽,然後收了彩禮隊伍抬來的彩禮,眾人分發些錢財,“納徵”這一禮也算是完成了,從此劉夢璃就算是徐家人了,以後就算是劉棟良謀反抄家,按律也和她沒什麼關係了。

此時的徐陽倒是忙的焦頭爛額,站在終南山莊子前面的牌坊下,一直迎接賓客,“這位是朝堂的正四品的正議大夫”“這位是從四品上:太中大夫。”。。。賓客很多,全都是看在劉老太爺正四品的面子來慶賀的。

馬車已經停滿了牌坊外,長孫無忌派長孫沖和長孫仰送來了厚禮,整整兩輛馬車的彩禮,禮物不可謂不豐厚。

除了徐陽認識的長孫無忌,還有房家,二李家,尉遲家,牛家,和程家都是送來了新的彩禮,因為上次送過兩箱,所以這一次的彩禮多是些居家用品。

眾人大多派的是家中子弟前來道賀,除了牛進達,沒有一個老人是親自來的,李二的詔書也下來了,賜劉夢璃正五品官職,才人身份。

劉棟良聽聞聖旨,磕頭跪拜,高聲稱謝。

此時在封地入口牌坊下接待客人的徐陽,讓張二先代替自己接待一下眾多賓客,他把老牛叫到一邊道:“牛叔叔,我送去的那幾張海船圖紙都可以使用,沒什麼不懂的地方吧?”

老牛挽了挽袖子,笑道:“不用擔心,自從你送來的那些專門研究機械的工匠們一到,整個工程進度加快的不是一星半點,現在所有的零件都是用那個什麼‘刻度尺’加工,確保是完全一樣的部件,還有你說的那個流水線工程,也是加快造船速度的奇法。”

徐陽聽聞才放下心來,他現在心中最期待的就是海船的建造了,甚至超過了他對唐人一千三百年前的婚禮,原因無他,全是因為結婚太麻煩了。

後世結一次婚,兩人去民政局領個證,然後宴請親朋好友吃一頓飯,這婚禮便算是完成了,最多也就是加上教堂的一些見證儀式而已。

而唐朝的結婚,就比較恐怖了,六禮’納采、問名、納言、納徵、請期、親迎。一個都不能漏,每一步都有不少規矩,徐陽有兩個禮儀官,講了整整三個時辰的大婚事宜,聽的徐陽是頭昏腦漲。

其實唐人這樣做,是為了提高婚禮的鄭重程度,提高婚禮的合法性,為什麼納采要送大雁,原因就是大雁終身堅持一夫一妻制,雖然唐人沒有一夫一妻制,但是正妻的地位絕對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所以才有了這麼多的規矩和要求。

徐陽正和牛進達聊的火熱,老牛告訴徐陽,太倉碼頭現在是熱火朝天,很多高爐都被建造起來,徐陽所說的火炮的模型也已經制作出來了,每天在碼頭幹活的工匠都超過三千人,這些訊息聽的徐陽是心癢難耐,恨不得現在就能去太倉碼頭看看那些海船的建造過程。

可是現實總是難以如願,劉七騎著腳踏車老遠就看到徐陽,嚷道:“侯爺,迎親時辰快到了,請侯爺速去準備!”

第六十章唐朝婚禮(中)

一聽迎親,徐陽就趕忙去換衣服,這都是禮儀官交代的,唐朝的官方規定,小夥子們結婚的時候,都可以穿比自己真正品級高一些的禮服,這叫‘攝盛’,也是表明政府鼓勵婚配的態度。

其實在唐朝民間,‘攝盛’不僅表現在穿衣服上,整個婚禮的過程,都會伴隨男方的吹牛皮誇大話騙媳婦,久而久之,竟是成為一道風俗,不過徐陽一想到這些麻煩的虛禮就頭疼,結個婚換三遍衣服,累不累啊,有錢燒的啊。

此時剛過下午三點多,婚禮要黃昏時才舉行,古代的成親禮本來就叫做‘昏禮’,黃昏的昏,那個女字旁也是後世才附會上去的。

眾多賓客現在都被迎接到事先準備好的大院子中,桌椅板凳備齊,下人們忙忙碌碌,端茶倒水,來往上菜,好不熱鬧,大家在這裡喝酒聊天,也不覺得急躁。

此時的徐陽就要去迎親了,要說迎親,也就是騎著高頭大馬,帶著樂隊班底,身穿大紅袍,喜色衣,敲敲打打出門轉上幾圈,讓世人知道,他徐陽今天結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