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地東向高臺坐。
“玄奘,此次辯論大會,為師相信你一定可以技驚四座。”一位鬍子花白,頭髮稀疏的老和尚坐在徐陽旁邊慈祥地說道。
“明賢法師。”玄奘雙手合十,“弟子也不會讓法師失望。”
“嗯。”老者笑著點了點頭,像是想起來什麼似得,興奮地說道:“這一次學術辯論大會,我天竺和大唐的外交使臣也都敢回來了,聽說三日之後,將會在大會上表演大唐的《秦王破陣樂》,也好讓我們天竺人領略領略你故鄉的舞樂,見識見識唐國的繁榮,聽人說,現在你們大唐已經成了東方唯一的大國,所有的土地都臣服在了你們那位天可汗陛下的腳下呢。”
聽到這個訊息,玄奘也是愣住了,他還依稀記得當年自己從長安出發時的景象,而現在,自己的故鄉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呢?
那爛陀寺明賢法師站在會臺上高聲宣讀著論主的論文,並說明立論的旨趣;《制惡見論》一本,懸掛會場大門外。遵照印度學術辯論的慣例,鄭重申明:“如能難破《論》內一字的,自願砍頭相謝!”明賢法師朗朗地一頌一頌讀過去了,凝神傾注全場,只見鴉雀無聲,半晌沒有一點動靜,只有玄奘呆呆的愣在那裡,還在回憶著些什麼
第五十八章玄奘的歸來
大唐強大的似乎有些過頭了,雖然遠在萬里之外,唐玄奘依舊時時刻刻關注著祖國的訊息,從“天可汗”到泰山封禪,從徵薛延陀到伐高昌,自己的祖國在外國人面前時時刻刻都在展現著自己強大無敵的形象,讓四方蠻夷心懷崇敬和畏懼。
唐玄奘雖然是一位僧人,號稱無根清淨,可是僧人也是有國籍的,他唐國人的身份,被天竺許多的國王和高官看中,也是因為他唐國人的身份,天竺貴族們才把他當做座上賓來款待。
玄奘曾經不明白,為什麼原本對自己毫無熱情的人,一聽到自己是從唐國來的便會變的禮貌有加,為什麼原本不願和自己論佛的人,一聽到自己是從唐國來的便會變的禮貌熱情。
直到現在,辯論大會的會場中全是對大唐的誇讚之詞,玄奘才有些恍然大悟。
“身後的祖國強大,到國外去才不會被人瞧不起。”這是徐陽偶然間向自己說過的話,直到現在,玄奘在徹底的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辯論大會”的臺下議論紛紛,可是大家討論的不是玄奘《制惡見論》中所寫的東西,而是在討論著唐國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參與此次辯論大會的人很多,有全印度的十八位國王、各國大小乘義學僧侶三千餘人、婆羅門及尼乾外道二千餘人、那爛陀寺僧眾千餘人,各個博學多才,能言善辯。
戒日王在大會一開始便與玄奘大師等諸師共同供養、禮拜會場上安置好的釋迦佛像。然後傳令各國王及一千多名聲譽頗高、學識淵博的高僧以及五百餘名聲望學識非同尋常的婆羅門及外道。並二百多名各國大臣依次進入辯論會場。其餘僧俗大眾場外就坐。玄奘大師被推為論主。坐在一張寶床上。稱頌大乘,闡揚《制惡見論》要旨。
玄奘對自己所寫的《制惡見論》很有自信,早在幾年前,自己就讀完了著名高僧南印正量部般若逑多所著的《破大乘論》全文,發現了眾多謬誤之處,全面總結,寫出了一千六百頌的《制惡見論》,以大乘宗旨全面反駁了《破大乘論》中攻擊大乘的所有論點。
把《制惡見論》拿給自己的師傅看。得到了他老人家驚歎的稱讚,那個時候,玄奘就已經滿是自信的開始確立屬於自己的一套佛法理論體系,並且不斷地完善修正,最終得到了佛法的真諦。
可是玄奘漸漸發現,自己在天竺所學的東西已經差不多了,能學習到的都已經學習完了,他的內心其實還有這麼一個打算,就是如果這一次“佛法辯論大會”結束後,沒有人能駁斥自己的佛法。那麼自己在天竺的學業也就算是完全結束,自己也會踏上回國的路途。
他還記得自己從長安長安出發的那天。滿城的歡呼送別,他還記得鬼谷子對自己的囑託,他還記得陛下親手賜予自己的那杯鄉土茶。
在外面漂泊的太久,自己也該回去了
《制惡見論》的中心論點——真唯識量,真故極成色,非定離眼識。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如眼識,短短二十三個字,彷彿是一座大山壓在了天竺那些僧人的背上,無論他們究竟怎樣思考,都會發現臺上坐著的那名論主提出的論點簡直就是無懈可擊,其中一個字都無法被更改。
會場門外懸掛的論文下,雖然經常萬頭攢動,水洩不通,卻也沒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