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2 / 4)

小說:大唐城管大隊 作者:江暖

女王不惜時間,說是要在長安停留一個月,再回新羅。

李二現在對於徐陽的建議有著超乎尋常的信任,徐陽說那小小一個島國,會在中原最為虛弱的時候捅上一刀,坑殺中原百姓數十萬,李二的內心則說相當糾結,他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他在打算何時用兵倭國,將這個隱患給除去。

“陛下,您盯著這地球儀已經看了半個時辰了,喝寫東西吧,臣妾給你熬了銀耳蓮子粥。”長孫皇后看到李二盯著地球儀發呆,之好默默的去給他熬了一碗蓮子羹。

李二盯著那諾大的一個地球儀,神情有些恍惚的說道:”觀音俾,你看,大唐現如今的疆域已經有了這麼多,朕從來沒有想過能夠一舉殲滅突厥,將那些土地收入版圖,可是那徐陽替朕做到了,朕這一次依舊相信他,朕打算御駕親征著倭國。”

“陛下,土谷渾那邊戰事剛剛結束,大唐現在不宜多戰,陛下還是先休養生息才是,只有百姓安定了,我大唐才能有底氣四方出兵。”長孫還是十分知書達禮,說的條理清晰,再勸誡李二莫要輕易開戰。

李二聽了,果真點了點頭,道:”那就依觀音俾所言,先休養生息吧,對了,那新一季的土豆種子都種下去了嗎”

“什麼?唐國斷絕了與我倭國的一切關係?!”倭國的皇城大殿,一位坐在皇位上的老者,面色陰沉的問道。

“回稟聖德太子,確實如此,現如今在國子監學習的遣唐使已經全部被押送上海船,正在回國路上,而且還有第二批的僧侶也是在三日內會遣送回來,從此大唐不會接受任何倭國的貢品,並且不會與倭國有商業往來。”一名衣冠楚楚的使者語氣輕鬆地說道。

那名老者最終過忍住了暴虐,低聲問道:”尊敬的大唐使者,您能告訴我究竟是怎麼回事嗎?畢竟身為倭國的首領,我們對於大唐一向是尊敬有加,為何大唐的皇帝突然出爾反爾,將我派去的使者全部遣送了回來?!這不符合中原禮儀之邦吧!”

那名身穿唐服的使者臉上的笑容絲毫沒變,淡淡道:”回稟聖德太子,我大唐的外交部總管徐陽先生曾經想我說過,我大唐做的事情不需要理由,不過這一次我還是好心的要告訴您,似乎是您派往大唐的那批遣唐使中有人得罪了我大唐一個身份相當尊貴的人,當然現在做任何事情都於事無補,聖德太子您自求多福,後會無期。”說罷,那名使者便瀟灑的轉身離開了大殿。

許久,那大殿中才傳來一聲怒吼,”八嘎!”接著就是杯盞摔碎的聲音

第六十五章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報告

“眾所周知,中華帝國崛起的起點就是從第一代太宗皇帝李世民開始,如果您回到貞觀初年的長安,頭一件讓你驚奇的事,便是朱雀大街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時不時便有”赤發綠眼”的白種人和”捲髮黑身”的黑種人出現,他們怡然自得,或行色匆匆,但每個人都是一副心安理得的表情。

雖然我們沒有做過具體的數字統計,但是根據帝國先驅者徐陽先生在晚年的回憶錄中字裡行間所提到的,我們隱約可以知道長安當時的外國人口密集程度,大約跟你現在走在北京、上海街頭的感覺差不了多少。

這就是說,早在公元七世紀,長安已經成為了為數不多的國際大都市之一。長安的國際性,建立在整個帝國的開放性基礎上。

一個國家敢於敞開心胸,迎接八方來客,第一要有穩定的國內環境。第二便是要有繁榮的經濟和強大的綜合國力,雖然我們中華帝國一直是世界上綜合國力最為強大的國家,可不要忘記,那個時候的中國剛剛經歷過一次改朝換代,可以說是元氣大傷,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恢復生產,並且迅速的發展,這在世界發展史上都是一個奇蹟。第三便是要有發達的交通。第四就是要有開放、包容、自信的心態。

可以說,太宗李世民時期,中原政權就將這四個條件漸漸聚齊了。

大唐不但擁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還有著與這座世紀之城相匹配的教育系統,當然。這也是我們大唐帝國子民們最為驕傲的一點。那就是南山書院。

南山書院至今已經有一千三百七十餘年的歷史了。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自從貞觀三年創立,到如今的公元二零一三年,不論是歷史更替,還是戰亂反叛,這一座書院依舊保持著良好的運轉,也為我們中華帝國曆史上提供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是世界歷史上時間最為久遠。底蘊最為深厚,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座教育天堂。

不論是掀起”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搖籃,還是”光電技術的起點”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