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3 / 4)

小說:賊三國 作者:希望之舟

所帶黑旗軍卻回縮中央。魏軍青旗、白旗兩路,一時被他攪亂。梁山軍右路長蛇蜿蜒而出,分前後兩隊,顛倒包抄上來。前隊劉唐,攻魏軍尾隊申儀;後隊秦明,攻魏軍前隊申耽。原來司馬懿這長蛇陣,卻也是顛倒佈置,一頭一尾兵將不強,多是虛張聲勢;精兵強將俱在中間三隊,這亦是取了二龍戲珠陣之意。如今被朱武兩隊強兵衝襲,頭尾頓時崩壞。申耽撞見秦明,被明大喝一聲,狼牙棒揮舞如飛,無三合,一棒打下馬來,死於亂軍中。

司馬懿在中央,看前後兩路不敵,卻也未曾驚惶,再換號旗,使青旗、白旗兩軍擋住,自與鄧艾引中央黃旗軍,往後殺出,分兩隊擷取宋軍右路兩隊頭尾;劉唐、秦明雖然勇猛,被這一衝,不由大亂,眼看身陷五隊魏軍包抄之中,便要不好;朱武早有防備,武松、石秀兩路往兩邊一讓,朱武親統大隊,相隨衝突出來,撞過司馬師、司馬昭、陳泰、夏侯和諸人隊伍。霎時間,金蛟陣又連線一氣,只把左右兩條長蛇交換了方位;而司馬懿所布長蛇陣,卻是首尾脫離,不能救應。懿看勢頭不好,只得連發收兵號旗,教諸將整軍撤離。朱武哪裡肯舍,指揮金蛟陣緊緊追逼上來。

曹丕在旗下看得自家失利,手足無措,急令全軍上前接應。於是魏軍諸將兵分三隊,一起衝殺過來。宋江豈甘示弱,親自挺槍在前,與董平、單延珪、魏定國、楊志、李逵、項充等眾好漢,各領兵馬迎上,兩邊一場混戰。忽然魏軍陣後,數處火起;曹丕驚惶間,魏兵各無戰心。片刻,楊雄、宣贊引數千軍,從後殺來,正是龐統安排奇兵。魏軍不覺大亂,董平手持雙槍,撞陣而來,面前魏兵,一一戳死,口中大叫:“拿住曹丕,為兄弟們報仇!”曹丕正欲退時,張遼拍馬趕到:“陛下休慌,容某擒此賊!”兩個酣鬥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曹丕方得後退。宋軍人歡馬躍,個個奮勇;魏軍鬥陣失利,更兼兩面夾擊,無心戀戰,一路奔走,被宋軍乘勢大殺,血流成河,旌旗甲仗拋了一地。曹丕亂軍中掩面而逃,又被楊雄所領精兵截住;幸得許褚趕到,殺退楊雄,保曹丕一路走脫。魏營諸將各自死戰得脫。宋江、龐統麾軍掩殺一陣,大獲全勝,亦收兵回。

回到營中,檢點軍馬,折損萬餘。諸將混戰中多有帶傷。曹丕復召眾商議:“如何是好?”參軍辛毗道:“今敵勢洶洶,陛下不宜停留營中,還當回鎮洛陽。此處軍馬,只堅守不戰,再往河北征發援軍;待賊人士氣衰退,然後擊之。”蔣幹道:“不可。昔日武帝在官渡與袁紹對峙,兵馬三不抵一,糧草亦不繼,死守不退,終有烏巢大捷。今陣法被破,正是人心動搖;陛下宜留此處,穩定軍心。若是回城,恐將士無心死戰。”曹丕正沉吟不決,司馬懿道:“陛下留於此地,可鎮軍心;回洛陽,可調後援,安地方。何去何從,陛下自決可也,無須過慮。”丕笑道:“仲達言之有理。朕還依辛佐治之言,先回洛陽。此處便拜託子丹、文烈、仲達諸將。”當夜,曹丕引御林軍自回城中。

訊息早被時遷探知,回報中軍。龐統大喜道:“曹丕既退,魏軍必亂。可盡起此處兵馬攻之。”宋江卻道:“軍師勿慌,某這裡自有安排,且待東路凌振兄弟押運物事前來,再一舉攻之。”龐統道:“是何物事?”宋江道:“乃火炮、火藥,一發如霹靂驚天,無堅不摧。”龐統道:“此等兵器雖然犀利,但可作用兵之輔,卻不能專一倚仗。”宋江道:“吳加亮也是這般說。故我擬把火炮調來,出敵不意,一舉用他攻陷洛陽,然後天下可定。”龐統讚道:“大王所見甚好。”於是宋江按兵不動,只是嚴防。過不兩日,戴宗回來,稟告:“凌振兄弟押運火炮百餘門,火藥二十萬斤,兼程趕來。因路途遙遠,故先教我來告知哥哥。”朱武道:“火炮,火藥,乃我利器。萬一被魏軍偵知,半路劫奪,于軍大虧。請哥哥派兵前去迎送。”宋江然之,便教石秀引三千軍,去接凌振火炮火藥過來。

過得半月餘,凌振尚未到來。忽東邊有警訊報:魏軍大舉進攻青州,通臂猿侯健戰死。宋江大驚,急問詳情。

原來臧霸忽聞盧俊義大隊人馬西去,又得書信,沉吟未決,與心腹將吳敦、尹禮、孫康等商議。吳敦道:“盧俊義此書,倒是情真意切。今天下大亂,南北對攻,將軍不如且先收復青州,背靠河北,以為立足,強過腹背受敵,進退不得。”霸道:“若我一北進,彼便掩殺,如何是好?”孫康道:“某願引軍,協同董昭太守、毛玠大人,守禦此處。將軍放心自去。”霸甚喜,便與董昭、呂虔商議,要分兵北進,收復青州,以連河北。董昭原意,不願臧霸離去,以免青州不得,徐州反失;怎奈臧霸自恃將才,拗他不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